熱門測算
建築與風水,從古至今,都是無法分割的。所謂“同元一氣,花開兩支,並蒂連理”,說的就是建築與風水的關係。他們像太極圖中的陰陽魚一般,咬合緊密。一個說的是物質層面的土木構建,一個論的是虛空世界的能量平衡,二者一起,同策同力,為歷代中國人求得更好的生存環境提供不懈的物力與智力支持。
建築與風水的關係,很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幾大文明,都出現在大的河流轉彎處。為什麼原始人類會選擇在這裏棲息?因為河流的內灣可以形成肥沃的衝擊平原,在這裏進行耕作,產量很高,可以為居者的生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再者,河流內灣水流緩慢,取水用水都非常方便。而作為河流的外灣,水勢湍急,地勢險惡,根本無法居住。這就是原始人遵循自然規律,尋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所實現的最早的天人合一的狀態。而這部分關於建築選址的樸素經驗,經由歷史的發展,最終演變成了風水學上的“玉帶水”和“反弓水”,懷抱水指的就是在水的內灣居住,水如玉帶纏腰,母親懷抱,是上等的風水格局。反過來,在水的外灣造屋,水如同一張拉開的弓,直射而來,風水格局很差。建築與風水的聯繫,其實就是如此深入骨殖。
歷經千載,風水理論已經無微不至的內化到中國建築的血液毛孔,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寺廟,民居,陵墓,處處都體現着“抱陽負陰,陰陽和合”的基礎理論。從明代到清末,把持皇宮建造400餘年的“樣式雷”家族,其實也是風水大家。民間的匠人們,雖然不懂理論,但通過世世代代的師承口授,也無所不在的在建築中延續了風水的觀念。
今天起,我們就跟大家一起來說說各地獨居特色的民居古建。從表象中發現它們內在的風水之美。
popup alt="" src="/d/file/201907/45f84d7b2c49f26c8f0725c2286419cc.jpg">
第一章四合院談及民居古建,北京的四合院是一個無法避開的話題。從元代開始成為皇都,京師的建築風格便獨具匠心。四合院反映出了中國傳統的人倫秩序,為華北平原上最常見的民居形式。
在中國北方的自然地理及人文生活條件交織下產生的四合院,分佈範圍相當遼闊。華北平原因無高山險阻,建築工匠交流較為密切,所以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地都採用了相近的民居類型。上至皇帝下至匹夫小民,皆居住於四合院。而天子腳下的北京四合院,對官方會典頒布的規制格外遵守,以屋宇的高低大小、裝飾的強度、用料的粗精與設色華麗與否等方面來區格社會位階的尊卑。
1、主入口大門:北京四合院大多“坎宅巽門”,這是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風水理論影響的結果。北方平原地區冬日短,對陽光需求旺盛,所以坐北朝南。開東南巽門是因為巽門選址一般易於符合玄空風水中“城門訣”原理,可以開門取旺氣。
2、上馬石:南人駕船,北人乘馬。所以大門前常見上馬石和拴馬樁。
3、倒座:臨街一面只辟小窗,主要門扇朝向內部,通常做客房、私塾、儲藏室或作男性粗役的住所,因為在二門之外,可以隔絕他姓男性與主家女眷的接觸。
4、影壁:也稱照壁,古稱蕭牆,成語“禍起蕭牆”說的就是它。影壁是漢族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舊時人們認為自己的住宅中,不斷有鬼來訪。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許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進宅子,就要給自己帶來災禍。當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擋住外人的視線,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影壁還可以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
5、露地:角落的小院,可通風採光或種植花木。一般作茅房之用。
6、垂花門:院落內部的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宅與外宅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也稱為二門,俗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說的就是這個垂花門。垂花門是裝飾性極強的建築,它的各個突出部位幾乎都有十分講究的裝飾。垂花門向外一側的梁頭常雕成雲頭形狀,稱為“麻恭弘=叶 恭弘梁頭”,這種作出雕飾的梁頭,在一般建築中是不多見的。在麻恭弘=叶 恭弘梁頭之下,有一對倒懸的短柱,柱頭向下,頭部雕飾出蓮瓣、串珠、花萼雲或石榴頭等形狀,酷似一對含苞待放的花蕾,這對短柱稱為“垂蓮柱”,垂花門名稱的由來大概就與這對特殊的垂柱有關。聯絡兩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飾,題材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將這道頗具地位的內宅門面裝點得格外富麗華貴。這是整個院落最重要的地方,一般用來彰顯主人的家風與財力。
7、中庭:四隅植花木,中央十字鋪面。
8、東廂房:東方樹木,主生髮,民間模範皇家“東宮太子”之例,一般由長子居住。
9、西廂房:一般由次子居住。
10、正房:也稱上房,通常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中間為主廳,兩邊為卧房,由家中位尊長者居住。
11、抄手游廊:抄手游廊,連接和包抄垂花門、廂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12、耳房:一般為廚房。
13、后罩房:位於院子最里,一般為女眷及仆佣所居。
特別謝鳴:《穿牆透壁》,如對版權問題有追索,請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