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取名 正文

三個姓氏起源的典故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姓氏,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起源典故,那麼姬姓、姒姓、子姓的起源有什麼樣的典故呢?下面跟隨安心網網一起去了解下吧。

姬姓起源典故

姬姓起于黃帝,根據《史記》所載,黃帝本姓公孫,名叫軒轅,不過因“長居姬水”,就改為姬姓。黃帝是傳說中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是眾多人的祖先,因為在百家姓中,有七十多個姓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姬姓。

據說黃帝有25個兒子,而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而姬姓則居首位。周的祖先后稷是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承繼了姬姓。關于后稷以姬為姓,還有一個傳說:后稷的母親姜原,是帝嚳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見到了臣人的足跡而心生喜悅,就踩踏這些足跡,而后身動如懷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孩子就是后來的后稷。后稷長大后出任堯的農官,教民稼穡,被后人尊為“神農”,賜姓姬,成為周族的先祖。

姒姓起源典故

姒姓大禹的國號為夏后,姓姒,其父名鯀,是黃帝之孫顓頊帝的兒子。當時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于是舜派鯀治理洪水,歷經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鯀流放到羽山,起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協助。禹疏通九河,開鑿濟、漯、淮、泗等河流,歷經10余年,足跡遍九州,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平息了水患,獲得成功。由于他的豐功偉績,舜把夏封給他,又把帝位傳給他。

他的母親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兒,當初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國后,就以“姒”為姓。另一說,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為姓。大禹死后,帝位傳給其子啟,歷經四百多年,至夏桀時,因為他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滅,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國名夏為姓了。

子姓起源典故

子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簡狄的兒子。有一天簡狄同兩個婦女在河中洗澡,看見一只玄鳥(即燕子)在河邊下了一個蛋,就揀起來吞吃下去,不久就懷孕生下了契。契后來是舜的臣子,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務,并封給他商地。又因為契的母親吞了玄鳥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賜姓為“子”。關于子姓來源的傳說,見于《史記.殷本紀》。《詩經》中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講的也是這個故事。</p

“覃”姓氏的起源及典故

覃(tán)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時譚氏為避難所簡改為覃氏(tán,音譚)。

譚姓源自春秋時代是以國為氏。根據《萬姓統譜》、《譚氏家譜序》等文獻記載,譚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時,把他們封于譚國,爵位為子爵,后為齊國的附庸國,到春秋時代齊桓公稱霸諸侯,就于周莊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將譚國吞并。

當時譚國的主人譚子奔到莒國去避難,失去祖國的譚國公族后裔就“以國為氏”而姓了譚(見《譚氏家譜序》)。覃姓為譚姓避禍去言字為覃姓(見《萬姓統譜》)。

擴展資料

覃氏經歷了幾千年來的頻繁遷徙,總的流向和趨勢可概括為:北南東西,即自北向南,先東后西。根據史籍和各地覃氏族譜記載及口碑,除了上述在黃河流域的幾次遷徙之外,還有八次較大的遷徙。

從覃懷地到會稽郡覃懷地,是大禹治水的指揮部,也是治黃最早取得成效的地方。夏禹治水,從冀州出發巡視,冀州治理工作從壺口開始,然后再治理梁山和岐山。覃懷的治理由于當地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取得成效。伯益帶領覃懷人隨禹到浚縣安營扎寨,治理黃河,后又跟隨禹到各地治水。

接著大禹帶領大家繼續治理黃河下游的水患,施工最多的地方是兗州(今山東省境內),再到徐州(今江蘇省境內),到安徽涂山,經過疏導,引黃河流入渤海。大禹最后到達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并在會稽去世。

大禹和他的助手包括覃懷人在內的民眾輾轉從北到南,到達會稽。為了紀念祖先伯益,覃懷人把會稽作為覃氏的堂號。

在遍布世界各地的華僑中也有一些覃氏居民。海外覃氏主要是從廣西、廣東地區出境的。這些華僑漂洋過海留居海外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大量出走并留居海外的則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廣西華僑人口僅次于廣東、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廣西又是覃氏聚居最多的省區,據所掌握的資料,海外覃氏,以祖籍為廣西者居多。

以容縣為例,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縣人口59萬,其中覃氏3萬,占5%強。1979年出版的臺灣《廣西文獻》第3期說,馬來西亞有廣西籍華僑華人50萬,其中容縣籍20萬,在容縣籍華僑中,覃氏約2000人。

姓氏“是”有什麼來歷和典故嗎?

“是”姓,是已有1800年歷史的姓氏,《中國姓氏大全》將其列為“罕見姓”。據統計,目前全國是姓人口約有8000余人,許多縣、市沒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鄰近的無錫、江陰、宜興等地,是姓人口約有4000多人,可見常州的是姓為全國是姓人口的50%。
史料記載
《三國志·是儀胡綜傳》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本姓氏,初為縣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是”,乃遂改焉。 
據《江蘇是氏宗譜》(四維堂藏版)卷三十五《姓氏志》載:“三國時吳尚書仆射都亭侯是儀,北海營陵人,為齊高大夫之后,本氏姓,因孔融有民無上之譏,遂改氏為是,此實是氏著姓之始。”另據《中華姓氏大典》載:“北海是儀,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字民無上,乃改為是。仕吳,官至侍中,封都亭侯。又是云氏,改為是氏。亦有氏氏,五代將氏叔琮、氏延賞。”又據古籍《姓考》:是姓為“齊大夫之后”,《千家姓》稱之為“北海族”。又據《通志·代北復姓》:“是云氏,改為是氏,西魏開府是云寶。”
從以上史料記載可見,是氏來源為二:一為春秋時齊國氏姓大夫之后,三國時氏儀改氏姓為是姓,其后裔世代姓是,原因是氏儀在北海郡“初為縣吏,后仕郡。郡相(太守)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更為是,乃遂改焉”(《江蘇是氏宗譜·姓氏志》)。
另外,鮮卑族是云氏后改為是氏。

百度百科“是姓”

誰知百家姓中“宗”姓的來歷和歷史典故!以及一系列相關的信息!拜托了各位謝謝

起源主要有六:①四岳之后,以職官命氏。上古帝堯時,有四位輔佐大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代堯分別掌管四方諸侯,稱四岳。四岳后代周時有人為宗伯官,掌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太宗伯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②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宋襄公母弟敖在魯國作官,其孫宗伯被三郤所害,宗伯之子州犁逃到楚國,他的小兒子連遷居于南陽,以祖父之字為姓,稱宗氏。③出自偃姓。春秋時安徽舒城附近有偃姓宗國,后代稱宗氏。④出自媯姓。春秋時陳宣公杵臼的六世孫宗來氏之后,有的以宗為氏。⑤出自劉姓,漢高祖劉邦后代,以職官名命姓。劉邦的后代有楚元王劉交,他的孫子叫劉德,官至宗正,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宮室事務的官員。劉德的支庶子孫有的以祖上官職名命姓,稱宗正氏,后來加文而為宗政氏。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⑥出自他族。春秋時小國□子(故城在今四川渠縣東北,后滅于楚)之后有宗姓(□人即今湘西土家族之先民);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大凌河等地;清廣西鎮安府土司為宗姓,始于明朝;今彝、蒙古、朝鮮等民族均有宗姓。始祖:羲和(一作宗伯)。遷徙:宗姓源出多頭,先秦時期已在今河南南陽、安徽廬江、四川渠縣一帶落籍,加之《左傳》中所提及的陳國的宗豎,衛國的宗魯以及《通志·氏族略》中講到的齊大夫宗樓,表明了宗姓在先秦時期還分布到了今河南淮陽、淇縣以及山東淄博一帶。漢時,宗姓之大宗繁衍于今河南南陽一帶,不但人丁興旺,而且名家輩出,此支宗姓歷魏晉南北朝而不衰,聲震天下。東漢以后,宗姓在今陜西西安落籍,并以此為跳板繁衍播遷到今甘肅隴西、蘭州一帶。三國時,南陽宗預因入仕而進入四川,蜀亡后,又徙居洛陽。兩晉時,已有宗姓落籍到了山西介休。此間至南北朝時,中原板蕩,南陽宗姓有因仕宦等原因播遷于今湖北、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者。隋唐間有南陽宗姓徙于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武則天的堂妹夫宗岌即其后也,亦有南陽宗姓遷于江陵(今屬湖北),北周人宗懔即為其后。此際宗姓已廣布于黃河中下游諸省,并有在今北京、天津一帶定居者。宋代以后,宗姓之發展重心漸移到了今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后來的夷族入侵則導致了他們逃亡于今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明初,山西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今河南、湖南、湖北、山東、河北等地。明中葉以后,有沿海之宗姓播遷臺灣、海南以及云南等地。歷有清一代,宗姓在全國分布愈廣,并有山東等地之宗姓入居東北三省。如今,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安徽、江西、河北等省為多。目前宗姓人口列全國第二百八十位。郡望:河東郡秦置,治所在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京兆郡漢置,治所在長安(故城在今陜西西安西北)。南陽郡秦置,治所在宛縣(故城在今河南南陽)。堂號:忠簡堂宋朝時抗金名將宗澤,文武全才,抗金戰爭中屢戰皆捷。金人呼為“宗爺爺”。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復失地,被奸臣壓抑,未達到目的,憂憤而死。臨終時,還三呼“渡河”(指渡過黃河收復失地),謚忠簡。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河東、京兆、南陽。②自立堂號:希晦、碧山、松柏、新柳、忠誠、含香、忠武、繩武等。字輩:某支宗氏字輩:文景發萬水,良正維國義,制有宗若寶,龍光應盛時,忠賢傳世德,和順啟家庭,士尚書承志,天開子必新。山東淄博宗氏字輩:泰山秀士其,文明繼業昌。山東臨朐宗氏字輩:大智克必祚。□宣修允,喜錫洪林,然培先傳,嘉福善永,繼澤延昌。重慶銅梁宗氏字輩:涵世國正天裼福,太和仁得永長久。湖北漢陽宗氏字輩:大志玉岳昌,定有賢良,永傳祖德,邦家之光。名人:宗慈,東漢臣。字孝初,南陽安眾(河南南陽)人。舉孝廉,九辟公府,皆不就,后為修武令。時太守出自權豪,多取貨賄,他遂棄官而去。后又征拜議郎,未至,以疾卒。為“八顧”之一。《后漢書》稱“南陽群士重其義行”。宗預,三國蜀臣。字德艷,南陽安眾(今河南鎮平)人。東漢末隨張飛入蜀,歷任丞相主簿、參軍、侍中、尚書、鎮軍大將軍等。曾數次出使東吳,為孫權敬重。宗炳(375-443),南朝宋畫家。字少文。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人。家居江陵(今屬湖北)。東晉、南朝宋時,拒官不就,漫游江南名山大川,結交名僧。擅長琴、書、畫。認為山水畫創作是畫家通過自然景物去抒寫意境的過程,提出“暢神”之說和“小中現大”的寫山法。繪有《孔子弟子像》、《獅子擊象圖》、《嵇康像》等作品。著有《畫山水序》,為中國早期的畫論。宗愛(?-452),北魏臣。南安王拓跋余時任太師,二月自任,十月被殺。不知其所由來,以罪為閹人,歷數職至中常侍。正平元年(451)正月,太武帝拓跋燾以愛為秦郡公。二年三月,宗愛殺燾,立安南王拓跋余為帝。余以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秘書,封馮翊王。文成帝拓跋浚立,誅愛,夷三族。宗愨(?-465),南朝宋將領。字元幹,祖籍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南),后居江陵。少年時,叔父宗炳問其志,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文帝時,為振武將軍,后遷隨郡太守。元嘉三十年(453年),隨孝武帝劉駿平定劉劭。孝建(454—456年)中,累升至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劉誕據廣陵反,他隨沈慶之平定之。宋前廢帝劉子業即位(465年),任寧蠻校尉、雍州就史、加都督。宗夬(456-504),南朝梁詩人。字明揚,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人。仕齊,為驃騎行參軍,曾以文學游于竟陵王蕭子良門下,常與任昉、王融、蕭衍等宴集賦詩。南郡王蕭昭業居西州時,以夬管書記。及昭業即帝位,荒淫無道,夬自疏遠,出為秣陵令。后昭業被誅,央以清正免受牽連。齊明帝時,任郢州治中、荊州別駕。入梁,歷任東海太守、太子右衛率,官至五兵尚書。他自幼勤學,工詩能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九卷,已佚。今僅存《別蕭諮議》等詩五首,載《藝文類聚》、《樂府詩集》。其中《遙夜吟》、《荊州樂》等樂府小詩,清新活潑,頗具民歌風味。宗如周(?-570),南朝梁臣。南陽(今屬河南)人。有文才,舉止文雅,以府僚隨蕭詧,后梁時官至度支尚書。巋天保九年卒。宗楚客(?-710),唐臣。字叔敖,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舉進士,曾官尚方少監。神功元年(697),檢校夏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次年罷為文昌左丞。長安四年(704)復相,旋復罷。唐中宗復位后,武三思專政,他諂事武三思,累官至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武三思死后韋后及安樂公主弄權,對他更為信任,進中書令。曾密謀廢殤帝及李旦(睿宗)。韋后敗后,被殺。宗澤(1060-1128),宋將領。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進士出身,歷任縣、州文官,頗有政績。宋金戰爭爆發后,奉命知磁州(今河北磁縣)兼河北義軍都總管。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金軍包圍東京(今開封)。宗澤為斷其退路,率兵攻黃河渡口李固渡(今河北魏縣西),以輕兵夜襲,破金營30余座。隨即就任兵馬副元帥,反對康王趙構東逃,毅然孤軍南下救援東京,沿途屢破金軍。進至衛南(今河南滑縣東),陷入重圍,他揮戈直前,率部死戰,擊退10倍于己的金軍。建炎元年(1127)六月,升任東京留守兼開封府尹,任用岳飛等一批將領,聯合、招納河東與河北義軍等武裝,多次打退金軍。宗澤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20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東京,并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疾卒。有《宗忠簡公集》傳世。宗臣(1525-1560),明文學家。字子相,興化(今屬江蘇)人。嘉靖進士,官至福建提學副使。任福建布政參議時曾率眾擊退倭寇。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稱“后七子”。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日官場丑態有所揭露。所著有《宗子相集》。宗元鼎(1620-?),清詩人。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字定九,號梅岑,別號小香居士。諸生。康熙間貢太學。銓選注州同知,未仕而卒。善古文,尤工詩,嘗與孔尚任酬唱。與從弟元豫、元觀,從子之瑾、之瑜稱“廣陵五宗”。著有《芙蓉集》、《新柳堂集》、《小香詞》。其他宗姓名人有東漢臣宗均、宗資;十六國后秦文人宗敞;南朝北魏文學家宗欽,宋隱士宗測,齊文人宗躬;北朝魏文人宗舒,北周文學家宗懔;金大臣宗瑞修;明大臣宗璽;清大臣宗圣垣,學者宗稷辰,詩人宗桂、宗梅等。近當代宗姓名人有愛國宗教人士宗懷德,美學家宗白華,作家宗璞,大提琴演奏家宗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