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段王爺和段譽”相信大部分人都非常熟悉,這正是來自金庸先生寫的《天龍八部》里的兩個比較重要人物,也是段姓里面的代表人物。那麼段氏起源有哪些呢?而大理段氏起源又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段氏起源。
段氏出自于春秋初期的鄭國,距離現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根據《史記·鄭世家》里記載,鄭武公在河南新鄭建立了鄭國,隨后鄭武公便病亡了,繼位的是老大寤生也就是鄭莊公。而老二叔段在母親的支持下,企圖奪取鄭國的政權,卻沒能成功。失敗后,叔段一路逃跑,最后逃到至共(也就是現在的河南輝縣)。叔段到至共后又叫共叔段,后來他的子孫有的以他的名字為姓氏,也就是段氏了。
2、大理段氏起源。
而在《天龍八部》中段王爺和段譽,則是大理段氏里的兩個代表人物。段姓在云南經歷的時間比較長,最早的是在漢代,他們自稱是共叔段的后裔,來到云南之后就發展起來了。后來一直發展到段思平的時候,他當上了通海節度使,隨著歷史的發展,后來他便開創了大理國,也就變成了大理國的黃帝,一直到段興智結束,大概經歷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后來元世祖忽必烈來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就接管了大理國,大理國的黃帝這一支段氏家族就變成了大理總管。大理總管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總管段姓的這一家族就分成了幾個支系,一個支系就到了陜西的雁門關,一個支系到了騰沖、保山一帶。一個支系到了臨安,就是現在的建水、紅河這一帶。還有一個支系到云龍,另外一個支系就回到了劍川。
段氏為云南大理、劍川世居白族,在云南白族中有許多人姓段,因段氏祖先做過大理國王,而且其中有九位國王以帝為僧,流傳下來了許多傳奇的故事,段氏因此聲名顯赫。
在古代的段姓人物中,值得稱道的是為民族團結作出突出貢獻的段會宗。段會宗在西漢(公元前33年),任西域都護,在西域各民族中有很高威信。加強了中原與西域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千百年來,居住在這里的白族、彝族、漢族等民族共同創造了具有濃郁風情的大理文化。</p
段氏的祖先是不是都來自云南大理?
不是。
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屬黃帝的后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厲王,公元前841年,發生“國人暴動”,厲王死于囚所。據《左傳》、《史記》的記載,周宣王繼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鎬京附近的鄭(今陜西省華縣)。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鄭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鎬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長子姬掘突繼位,助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仍為周朝司徒,并把鄭室遷到洛陽東南,史稱“新鄭”。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兒武姜,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寤生”,因難產,姜氏受了驚嚇,對他一直不喜歡。姜氏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段”,人們稱他“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孫四處逃散。鄭莊公的兒子鄭厲公繼位,態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后于鄭。”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將出奔在衛國的共叔段的孫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鄭國。公父定叔的父親名叫公孫滑,定叔回鄭以后,共叔段的子孫始稱“公孫段氏”。這就是所說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后代子孫將“段”作為自己的姓氏,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孫對共叔段的愛戴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