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
又是一季開始,今年的春天有些遲緩地在冷冷的清風裡羞澀亮相,厚厚的冬衣,羽絨衣、皮衣棉鞋、手套還依然是善於保暖的人們外出的行頭。然而,沿街的店鋪卻早早地為這個略顯料峭的春日平添了幾許熱鬧與鮮活。店門口,醒目的標着清倉大甩買或是全場貨品三折、二折、甚至一折起的字樣,店鋪里,冬裝一堆堆地畏縮着擠在手推車上或是緊湊着掛在角落的一旁,二折、三折的鮮紅大字讓黑的、灰的、咖啡的等等深沉色彩的冬衣有了几絲似乎是最後掙扎的生機。來來往往的人們帶着一種挑剔的眼光凌亂地翻看着、試穿着,有驚喜,有不屑,也有猶豫,更有爽快掏錢的。此刻,春裝已經在店鋪中最顯眼的位置整齊上架了,淡粉的、青綠的、亮紫的、奶白的,輕快的色彩、飄逸的質地里招搖着春的俏麗風情和動人活力,時常有顧客逛過打折區域,來新品地帶漫不經心地 “擺弄”一下,然後拔得頭籌般拎着春裝輕薄的時裝袋輕盈地出店門。其實,這樣的風景是每一季的季末來來去去的一道風景線。春,夏,秋,冬,每一季節都有曾經身價不菲的新品,到季末淪為二、三折的清倉品,時間是個關鍵。
記憶中,打折只是小店鋪賴以生存的伎倆,如今,滿大街都在打折,從新品上市原價銷售的奪人眼球剛剛沒幾天,堂而皇之的95折、8.8折已經開始誘惑顧客了,再後來是六折、五折的心動價,到季末勝利大逃亡般的一折、二折時,已經是讓人看得雲里霧裡了。禁不住總在思忖:商品原來的底價是多少,商家的利潤又是多少。
裝修房子的時候,去上海購買建材,走了一家又一家,終於在一家素有好口碑的建材市場留了步。全場八折,上百種材料明碼標價:一紅一黑兩個價位,上下相比的差額還是比較讓人心動的。挑選的時候,隨口問了一句:“是否是最低價?”“這是已經打過折的價格,不過——”就因為“不過”兩字開始了與營業員的一番舌戰,終於營業員的表情略帶猶豫,語氣卻十分輕鬆地說道:“我再讓你一點折扣吧。” “看來就是這個價了。”我大鬆了一口氣,準備開單訂貨掏錢的時候,老公接了朋友一個電話:“這個建材市場呀,我有個同學當銷售組長的,折扣還可以低一些。我幫你搞定!”驚喜之外,我嘀咕着一份隱約的奢望:看來認識了銷售經理,折扣還可以更低;認識商場總經理,折扣更要低!“那當然!”營業員爽快的話讓我掏錢的手更猶豫了。看來,我是被折扣“狠狠撞了一下腰”,暈了。
或許,正因為打折風席捲一切,不打折的商鋪里的營業員往往信誓旦旦地保證:我這裏的貨品絕對是正品且是精品。可你還能相信嗎?真的相信,也僅僅只是相信自己掏錢購買時候的一種自我滿足和自我陶醉感了。
曾笑聽過一事:有一人剛結婚,常常標榜他是理家好手,他說買新房打的是8.8折,裝修房子打的也是8.8折,家用電器打的更是8.8折,妻子的戒指、項鏈,婚紗照,酒席,打的還是8.8折的。說多了,有人就刺了他一句:那你也是8.8折。於是,一場戰爭就為這8.8折激情爆發。
看來,啥都好打折,唯獨這人不能打折。而與人依附着還有很多東西也是萬萬不能打折的,比如工作、比如誠信、比如感情、比如道德等等。儘管現在流行打折,打折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打折時代,畢竟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