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最接近現實的東西
儘管嘴上不說,但是每次面對我,我父母心裏的潛台詞總是,做個現實點兒的人吧。
找份工資不錯的工作,找間說得過去的房子,找個平凡又挑不出錯兒的媳婦,接着生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對於他們來說,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這才是現實的人生。
我願意學習我感興趣的東西,有了貨真價實的知識,在需要或者願意的時候把它們轉換成為我提供生存資料的謀生工具。我不介意單身多久,但是一定要找到更喜歡的姑娘。我認為自己現在距離一個能讓我自己滿意或者僅僅是合格的人類還差得很遠,所以生孩子這樣的事情考慮的話還絕對太早。
我這五年住過不大的公寓,住過小的不能再小的宿舍,但是我對它們都十分滿意。我不需要100平米的房子來容納我的人生,我也不願意把我的人生就鎖牢在一間只會慢慢變老的公寓里。就像我不認為我會有任何值得一萬月薪工作的價值一樣,我現在的所得讓我覺着踏實又質樸。一個星期的周末喝上瓶啤酒,比原來拚死干一個月整天醉生夢死的勞作要貼心的多。
我非常喜歡《摩登家庭》裏面鄧菲夫婦的生活,一個2得不行的男人和一個配得上他的2的女人,配偶是羈絆,是依靠。我父母用他們慘淡荒誕的20年的生活告訴我,比破碎的愛情和失敗的婚姻更可怕的事情,是破碎的愛情和成功的婚姻。
婚姻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的,這樣簡單的道理,大家總要用極盡屈折的方法去理解,這讓我始終無法理解。房子,出身,長相,我們總是先把它們變成炸dan,然後再埋起來,為的是將來出了問題,好有所怪罪。
找一個性格互補,讓你喜歡不盡的人簡單,還是耗盡心思用下半生的自由換一份體面的婚姻,這兩個哪一個簡單?
是找一份報酬高,假期多,老闆和善在大公司的鐵飯碗簡單,還是拿着微薄但誠實的薪水,拮据的在出租房買書看書簡單和現實呢?
柴靜援引胡適的話,說你們不要總爭自由,自由是別人給的。你們要爭獨立。不要最後自己沒有獨立,反而成了奴隸。
我思考了很多個日子才慢慢有些明白。你們不要總爭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別人給予的。要爭生活的幸福,這個才是自己能爭取和享用的。不要到了最後變成生活這個概念的奴隸,或是勝者或是輸家,但總歸永遠和幸福喪失了接洽。
我總以為,追上時代的步伐,活出屌絲逆襲的勵志片,起碼對於我只是生活的噱頭,這樣一部電影不讓我演,也總有人會演。讓我去演,也總有人演的更好。而成為影片的男女豬腳,我想怎麼也算不上現實的活法。
然後我才發現,所謂人們口中的現實,其實是最不現實的。所謂不切實際的理想,才恰恰是離現實最接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