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今天,又看到陌生朋友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評論,這是魯迅先生評論孔乙己的一句話。但在今天看來,這話仍然不過時,這樣的可憐可恨之人仍然有一定的市場。而聯繫日前朋友所說的事情,真的是感觸良深!
其實當初看到自己那篇《從小事看人性的劣根性》后那則這樣的評論,真的太大不以為然的。因為當時寫那篇文字時,筆下的人、事根本不能和魯迅先生那個時代所說的的那樣的人相提並論,寫文字時,只是覺得自己筆下所寫的人、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故可憐、同情的成分佔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但幾天前朋友說的一件事情,讓我對那些所謂的可憐之人產生的就再也不是什麼同情、可憐,而是憤怒、忿恨了!雖自以為這些年經過親朋好友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自己的“修鍊”,已經擺脫了那種狹隘,那種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心胸氣度變得開闊了許多,但當聽到朋友說的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真的讓我憤慨不已!當時就想到了那則評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馬上就跳出了腦海,那麼清晰的顯現在眼前。感覺到那句話是何等的哲理!簡直就是真理!用在某些人身上又是何等的切中要害,何等的貼切!!
朋友是個很謙和、低調的人。工作中默默無聞,平素間淡薄寧靜,生活中不攀不比,遠離浮躁、遠離紛擾,靜靜地生活在屬於自己的那一方理想的精神世界里。但就是這樣,她也難逃那些無聊之人的無聊之擾。她說那天她在不經意間感嘆了一句很平常、很平常的話,可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那樣一句平平常常的話語,竟會讓人說三道四!而且是從一個她認為挺厚道,甚至很敬重且很值得同情的人的口中說出來!這讓她感到詫異之至!!她說當時她好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後來反覆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經意間說錯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可她說想來想去,這麼多年了,她根本就沒有說過那人一個壞字,更沒有做過什麼!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在工作的調整上可能會引起那人的什麼誤會。可朋友說,那又能怪她,那是領導的安排。她說她平時雖然不喜歡和同事在一起聊家長里短,也不通更不屑於人事之間的那些所謂的玄機、奧妙,加之性格原因,她也懶得去理會什麼,只是埋頭工作,閑暇就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能讓有些人覺得她清高、孤傲,也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誤會甚至打擊。但對那人,她真的很尊重,雖然公司里也有這樣那樣的議論,但她認定那人是一個好人。平時對那人真的很好。朋友說,真的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說當時,她的淚差點會掉下來!
聽到她的訴說,我憤氣填膺,只差罵娘了!禁不着替她抱不平:什麼破人嘛!真是把善良當好欺負了!!一句“可恨之至!”脫口而出。那一刻,覺得那個“可憐”的破人真的是太可恨啦!覺得那句“可憐之人必人可恨之處”說出來竟然是那樣的解恨,覺得那句話是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的經典!我對她說:“你當時怎麼就不問問他說那話的意思,問問他你平時得罪他什麼了?讓他給你說明白!”好友說,當時聽了那人的話腦子立時就懵了,而且她根本不會想到那人會說那樣的話,因為她自己發感慨的話太平常,太平常,根本不應該有那樣的話從那人並不靈巧的口中說出來!她說她怎麼想都不可能!!加之她本是一個不擅人情世故的人,所以當時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那人的話。
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或貧窮或落魄或孤獨或年老或體弱或重病或殘疾或精神受到重創,需要別人同情、關愛和幫助。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可憐他,會同情他,會為他感到難過,甚至想要幫助他,可偏偏就有那麼一些人,把你的好心當驢肝肺呢,不說感激你也就罷了,卻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或許是自私他妒忌罷,不得而知),還偏偏要去傷害你,甚至恩將仇報。就像朋友說的那件事。
- 共3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