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的民間傳說-冰糖葫蘆的傳說故事
端午節紀念屈原-端午節紀念屈原投江的故事
導語:端午節為每年陰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
端午節為每年陰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恭弘=叶 恭弘,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沐日之一,並被列入天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眾多流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裔。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傾軋,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誹語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天下文假名人。他確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尤物”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媾和。屈原識破了秦王的陰謀,拚命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只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准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痛恨交加,鬱悶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滔滔急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國民,聽說屈原醫生投江自殺,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遺體,(此習慣日後演釀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
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醫生屍身。另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醫生遺體免遭危險。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醫生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危險他們。往後,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習慣就這樣撒播下來。歷史六大巧合事件之謎
另一個傳說是,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老國民只要一聞聲黃巢來了,就急急遽忙的逃難。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探地形,他瞥見一個婦人背著肩負,一手拉著一個年數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數較大的男孩。黃巢感應很新鮮,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遽忙的要到那裡去?”那婦人回覆:“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城裡的男子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聽了,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危險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外她照樣回到城裡,把這個新聞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答應黃巢只得無可怎樣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往後每到端午節,人人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撒播到今天。
關於“男戴觀音女戴佛”的由來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