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春節逛廟會的習俗怎麼來的,古代屬於祭祀的儀式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春節放假期間,最少不了的傳統習俗就是逛廟會了。很多人為了圖個吉利,跟着家裡人一起組隊去廟會逛,但是你知道春節逛廟會的習俗怎麼來的嗎?

1_副本.jpg

廟會又稱為“廟市”或“節場”,是漢族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遠古時期,人們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中,聚集在一起,在一起集體開展活動,例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是民間廟會的雛形。後來,隨着自身文化的融合以及外來文化的傳入,廟會還與佛教和道教的祈禱祭祀儀式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們在廟會的時候通常都會看到有和尚、道士做法事或道場,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祭祀神佛。起初的目的就是通過在宗教儀式上增加了舞蹈、戲曲、出巡等娛樂性內容,招徠善男信女,後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又增添集市貿易活動。因此,廟會的主體活動大致有三項:一是廟裡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場”,即舉行祭祀神佛的儀式,;二是善男信女們進香朝拜、許願求福;三是藉此機會進行的文藝和商貿活動。

2_副本.jpg

這種習俗的形成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有着莫大的關係。一方面古人認為,自己的福禍和食物都是上天所賜的,祭拜他們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方面就是古代的勞動人們生產力不高,信息傳遞也比較慢,因此手頭儲存的糧食或者生活必需品無法大量的出售出去,人們就能夠藉此機會銷售自己的產品。

3_副本.jpg

春節逛廟會的習俗怎麼來的?春節廟會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象徵,最開始的目的是人們對祖先的祭祀,後來隨着佛教、道教的盛行而加入的祈禱活動,再後來隨着生產水平的上升而出現集市的形式。不過不論如何,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需要我們去傳承。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