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為什麼除夕有時是二十九有時是三十?除夕的意義是什麼?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除夕又稱為大年三十,因此很多人認為除夕都是在農曆臘月三十,其實不然,有些年份除夕是在臘月二十九哦,那麼為什麼除夕有時是二十九有時是三十?一起了解下吧。春節為一年之始,中國人們對春節特別的重視,一起來2020年春節了解更多春節內容!

為什麼除夕有時是二十九有時是三十?


原因解釋:
中國農曆曆法是以“朔望月周期”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朔”所在日為初一,是人們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時刻;“望”所在日為十五,就是滿月的時刻。由於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並非一成不變,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長有短,農曆一年中就出現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
同時,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觀測和科學推算加以確定。農曆臘月的“朔”(初一)到正月的“朔”(初一)恰逢小月,因此年三十就這樣被省略了。“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

除夕的意義是什麼?


——除夕守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除夕年夜飯
年夜飯來源於年終祭祀儀式,為感謝神靈一年來的恩賜,感謝的形式就是年終的祭祀,祭祀的祭品自然是收穫的實物。這頓最豐盛的祭品,只有等神靈和祖先用過之後人們才能享用。所以吃年夜飯前,首先要點燭、燒香、放鞭炮,由一家之長帶頭向神龕中的天、地、君、親、師神位進行頂禮膜拜三叩首,誠心祈求天、地、君、親、師神靈保佑一家大小平安多福,然後把最好的年夜飯供奉給神靈們先吃,以表示子孫的孝心,感謝神靈對全家的護佑,這充分表現出後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團年飯用餐時間越長越好,象徵“財源不斷”,有的吃到次日凌晨,比喻“前景光明”。習俗中年夜飯有三道菜不可少:一是一條頭尾完整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二是各種丸子,俗稱圓子,象徵團團圓圓;三是一道青恭弘=叶 恭弘子菜,象徵清清潔潔。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