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份婚嫁吉日
10月3日,10月6日,10月14日,10月16日,10月20日,10月27日為本月吉日。
時光荏苒,西風漸起,轉眼又到菊黃蟹肥時。花好月圓夜,正逢雙節,悠長的假期里,多少對新人於此時訂下鴛盟。快來看看這個月的婚嫁吉日吧。
金秋十月,佳節又重陽,塞北、江南,處處美景如畫。秋色連波,攜手駕一恭弘=叶 恭弘扁舟,流連於桂子的馥郁,陶然於朗朗冰輪下,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似那最美的小夜曲,真箇是此情無限,讓人不知今夕何夕。月末又逢重九,正是登山賞秋景的好時候。吃着重陽糕,遍插茱萸間,抬眸看春華秋實,拾取片片似火紅恭弘=叶 恭弘,伴着美好的記憶,小心翼翼地珍藏於書夾中。
近年來,禮儀繁複的漢服婚禮、遊船婚禮等古風婚禮日盛,從中大家也可一窺傳統的婚俗禮儀。我國曆來重視婚姻的締結。就連詩歌源頭之《詩經》,開卷第一篇《關雎》即是一首在結婚典禮上的樂歌。
周代是一個宗法社會,特別重視血緣關係,因而也特別注意婚姻關係的締結。《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禮記?郊特牲》也說:“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別也。”“附遠厚別”也就是“合二姓之好”,因此婚姻在周代不僅是男女兩個人的事,也是關係到異姓族群血緣聯合的大事。周代重視姻親的締結,《關雎》為《詩經》第一首,看來不是隨意編排的。
古代曆法認為,黃道日子是吉日,做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凶日,做事不利。如每年的“四離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四絕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月忌日”(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暗九日”(每月的十八、二十七日);“楊公忌”(指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據說這十三個日子是北宋名將楊繼業出兵不利之日)。
婚期必須選定在女方“行嫁月”,男女兩家協商,請人擇定吉日,向女家正式送娶帖。有了良辰吉日,才能迎娶,日期一旦定準,不得更改,俗稱“錯一錯,死婆婆”。
行嫁月,也叫大利月和小利月,一年之中有兩個大利月,兩個小利月,其餘都是不利月。娶親一般都選大利月,實在沒辦法才選小利月。選擇大小利月,均以女方屬相為準。
女方行嫁大利月為:正、七迎雞和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與豬,四、十龍和狗,牛和羊五、十一,鼠和馬六、十二。即正月和七月是屬雞和屬兔的姑娘出嫁的大利月,余者依次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