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除夕的“除”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大年三十叫除夕?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除夕的“除”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大年三十叫除夕?中國人們從臘月就開始忙年,可見中國人們對春節的重視,一起來2020年春節了解更多內容。

除夕的“除”字是什麼意思?

也泛稱普通人家的台階人們沿着“除”(台階)一級一級往上走,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棄舊迎新”過程。由此,“除”漸漸萌生“除去”的意思,成語“興利除弊”中的“除”就表“除去”。由“除去”,又引申出“光陰過去”之義。宋代王安石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一歲除”意為“一年光陰過去”。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因為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除夕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為什麼大年三十叫除夕?

一年的最後一年是臘月三十日,也稱作大年三十、除夕,那麼為什麼一年的最後一天叫除夕?
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春聯、年畫、掛門箋,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圖案的新衣。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癘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