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2012年9月婚嫁吉日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2012年9月婚嫁吉日

隨着“處暑”節氣的來臨,不需燎沉香,既已消了溽熱。幾場濛濛細雨,滋潤着萬物,更讓碧空如洗。泥土的清香是那麼熟悉,吐故納新,發自肺腑之間,四肢百骸,無比舒暢。輕風揚揚,吹起薄裳,人兒也隨之多了幾分洒脫、隨意與自然。

好似一撫額之間,又似一回眸的光景,轉瞬已是陽曆九月,和倏忽而逝的陽春三、四月一樣,初秋的九月,雖未見秋之端倪,卻無疑是四季中最惹人憐愛、珍惜的好時光。選在九月喜結秦晉之好的人兒也特別多。

即使在驕陽下,金烏也不再那般灼人了,盡可享受大自然的賜予,又何須再撐一把陽傘。置身山水之間,更是無比愜意。揚之水,魚兒悠遊其間,憑欄處,采朵帶露的雛菊,不為占卜愛情,全是興趣所致。掐了花蕊丟在水面上,引得魚兒游來爭相唼喋,好不喜人。

想起《南華經》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典故,現在也算是流行語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出處和這小小魚兒有關,其意也早和原意相差千里了。

無風水面琉璃滑,菡萏雖過了盛花期,那靜謐之處,蓮恭弘=叶 恭弘田田,隱着朵朵睡蓮,披霞含露,白的聖潔、紫得婉約,習習蓮之馨香襲人。正彌補了未見荷之盛景人們的遺憾。自古歌蓮之詩篇不勝枚舉,《詩經·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是最早一首與荷花有關的情歌。屈子在《離騷》中,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以荷象徵心中之理想,渴望賢臣君子的風雲際會。今古幾千年,詠荷、詠蓮,一直是文人騷客歌之不盡的永恆主題。這其中,北宋理學濂洛學派開創者周敦頤的千古美文《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無疑是關乎蓮最膾炙人口的名句。從此後,花中君子蓮,既已和陶潛先生所鍾愛的隱者菊花,同被視為高潔的象徵,美好理想、高尚節操的代表,是人們心中那方凈土的情之所在。

很久以來,蓮就被看作是愛的象徵。比如古文、民歌中“蓮心”諧音“連心”正是與子同心之意;“蓮子”諧音“憐子”,乃相互憐惜之意。我國民間傳說中主婚姻和合、夫妻相愛的“和合二仙”,就是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古代婚禮之日,必掛懸“和合二仙”圖於花燭洞房中,或常掛於廳堂,以圖吉利。

藉著水音,遠處傳來悠揚的絲竹之音,幾隻遊船被裝點得喜氣洋洋,原來是遊船婚禮。有古雅之風,又別出心裁。舟行綠水間,長篙逐青荇,微動漣漪,又有鴛鴦、綠頭鴨前來湊趣,舟搖搖以清揚,風飄飄而吹衣。良辰美景,在親友的祝福中,看着心上人坐在身邊,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自然之景中,唱一曲“鐘鼓樂之,琴瑟友之”的喜慶華章,此樂何及。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