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修行人應當擁有的水特質(上)(詳解)
人生在世,總會有那麼一些事物格外在乎,例如財富、名利、勢力、美色等等。這些都是凡夫無法逃避的存在,不外對於我們修行人來講,這都是釋教內里五戒劃定的器械,是註定不能碰的,然則除了這些,也總會存在其他在乎的器械,而其中不乏存在讓我們無法修行的器械,以是修行人應該擁有五大不在乎。
成敗不必在乎
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是樂成之母”,若是你一時失敗就被擊倒,那麼你又若何肩負佛的大業呢?以是成敗不必在乎,失敗了就繼續起勁,下次做好,反省自己,繼續修行;樂成了也不需要在乎,這隻是一點小事而已,不足掛齒,依舊需要做得更好,這樣才氣保證心裏清凈,更好面臨修行。
人言不必在乎
人言可畏,人的語言是有殺傷力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很容易就會被人的話語激怒,若是你是個修行人,那麼說明你心裏不夠壯大,一輩子幹不成大事,我們不必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神色,不必在乎人們對自己的態度,應該住手自己的脊樑,選擇好準確的人生偏向。然後再去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款項不必在乎
佛法修行,世間難以長久之事(上)(詳解)
款項很主要,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款項就是一生的追求,然則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講,款項並沒有太大意義,也允許以改善生涯,但並不能對修行有輔助,甚至還會造成反作用,固然這並不是說款項有壞處,款項的利益許多,就看你怎麼使用,只要我們保持清凈心裏,對款項不那麼趨之若渴,不那麼在乎,那麼我們的心境一定能到達一個極高的境界,這對修行是有莫大利益的。
閱讀推薦:念經修因的十種利益(上) 念經修因的十種利益(中) 念經修因的十種利益(下)
叨教釋教修行都有那些條理?每個條理的 特點? 什麼是法王?
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位是賢位菩薩,只有后十二個階位是賢人,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每個階位的詳細特點可以在“百度”中搜索“由凡夫至菩薩到成佛的五十二個階位_儒釋道頻道_騰訊網”,內里有詳細的講述。你修凈土竅門異常異常好,由於這個竅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學習,只要往生到極樂天下就做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這是七地以上菩薩才氣到達的境界,而且成佛快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稱揚讚歎的竅門,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歸依瞻禮阿彌陀佛的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學生”,又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有如下開示: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經得度生死"。是知念經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樂成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逾越常途教道。昔人謂余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念經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引自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可見,凈土竅門最適合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機,最能成就。凈土竅門也異常簡樸易行,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阿彌陀佛”四個字, 其中“阿”讀【ā】),不嫌疑、不夾雜、不中止,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事態至菩薩另有西方極樂天下的菩薩眾會親自來接引你,如彈指頃就往生到極樂天下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天下,就作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這是七地以上菩薩才氣到達的境界,具備天眼洞視(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見)、天耳徹聽(十方三世一切音聲都聽得見)、他心遍知(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想的是什麼)、宿命通(知道自己及眾生以宿世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種種轉變神通),壽命無量,也不再有生死,徹底脫離六道循環,而且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成佛。
發心念經願往生西方凈土的人,才發一念求生極樂天下的心,極樂天下的七寶池內便生蓮花一朵,並標上這位念經人的名字。若是這位念經的人願心精進,念經念得很勤,這個蓮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未來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手上拿的蓮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蓮花。若是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這個花長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點,你那朵蓮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最後就自動殞滅了。
《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 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至於這句佛號的詳細意義,可以看看《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會集本,全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重清凈同等覺經》),而且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凈空法師影音報恩課堂”,內里有其詳細的視頻講述。
而且念經現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念經感應見聞記--學佛網”,內里有許多念經獲得感應的事實。可以在“百度”中搜索“e世紀往生傳”,內里有許多現代人念經往生的事實。
還可以在“百度”中搜索“程晉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學佛網”, 內里有許多臨終助念心得。人身憂傷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們要向身邊的親友普遍先容這個竅門,使他們也早日脫離六道循環之苦,早日成佛,若是能這樣做,佛說此人是最孝子、真善友!南無阿彌陀佛! 追問 追答 追問
什麼叫修行,人應該若何去修行?
修行:顧名思義,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行自己的心使心清凈、即可改變自己的行為,斷惡修善。從而就會改變自己的環境,(知道您善人人都市來守護您),改變自己是為了輔助眾生。(行使您的清凈心、善的行動、显示給人人看,另更多的眾生向您一樣繼續輔助更多的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剛剛修行佛法的人,修行途徑是什麼樣的?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小我私人。佛法初學人,首先應該追隨師父學佛,先入門。等入門了,知道若何修行了,再思量自己通過什麼途徑進一步修行。剛剛修行佛法的人,還沒摸到門,就研究修行途徑,這是盲修瞎煉,不是正修。照樣隨着師父老忠實實修行佛法吧,不要自己亂撞。若是沒有師父,可以到寺廟裡拜師,佛法淵博深奧,不能自學!十八不共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