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依止善知識有什麼利益(中)(解說)

不清凈的布施(六)

所謂依止的寄義,即我們隊某件事物為所依而止住或執着,那依止善知識的整體意思就是對善知識很依賴很看重,希望能夠從善知識中獲得更透徹的指點。眾所周知,善知識就是我們修行的朱紫,能夠遇到一個善知識對我們的修行有着重大意義,以是依止善知識能有什麼利益,下面就來簡樸的說一說吧。

不墮惡道

惡道即地獄道、修羅道、畜生道。一樣平常進入惡道的人都是業力繁多之人,而我們修行人自己就天天在修行祛除業力,更別說依止善知識了。通常在善知識指導下修行,可能一生便解脫生死,縱然未能成辦,由於依法修行,也不至墮落惡道,而能獲得繼續修行的圓滿有暇之身。

速斷煩惱惡業

我們平時修行沒有人牽制,或多或少都市有投契取巧的念頭泛起,以是當我們依止善知識后,這種念頭就會消逝,為什麼?由於善知識能夠不停地指點我們的不足,我們心裏那點小伶俐早就被善知識看透了,以是依法修行,可迅速斷除一切貪嗔煩惱,斷除種種不善惡業。

不背菩薩行

修行就是度眾生,這一點是諸天佛菩薩都具備的善心,即菩提心。而我們所做的修行,實在就是追尋佛菩薩的蹤跡,即菩薩行。因此我們若是能夠依止善知識,那麼眾生強項難調,或利害不辨,或以怨報德。因此,發菩提心而不退轉,需有極大勇氣和耐心。這就必須在善知識指導下頻頻熏陶,不停訓練,否則是很容易中途退心的。

閱讀推薦:佛法修行,為何不能容易放生 放生烏龜該怎麼做(上) 放生烏龜該怎麼做(下)

學佛最主要的是什麼??是依止善知識嗎?

學佛路上的善知識
一.前言 “佛法難聞,中土難生,人身憂傷,善知識難遇。”要想學佛,實在是很因難的。小我私人學佛多年,除了感傷“隔陰之迷”使人忘失自己面目,也感傷可以輔助找回自己的善知識事實不多。小我私人也常碰着初學佛者最大的問題,即是“誰是我的善知識?”有些高僧、大德、法師、上師常是初學佛者談論的工具,從修行竅門,事業感應法力神通,言行舉止,門下徒眾,法脈傳承,皆是做為“善知識的參考指標”,深怕修錯路,學佛不成反學魔,或蹉跎歲月,不得成就。

若何才氣分辨善知識呢?這真是個兩難的問題。真能分辨的時刻,要等自己成就,才氣清晰何人是否真的是善知識。但大部門在未成就前,皆因無“擇高眼”,很難分辨,只能憑一些資訊(有時照樣錯的),來作判。現在大部門人或以著名氣,或有法力,或有苦行定力等作判斷依據,否則只好人云亦云。或者也知道善知識應以“修心”為主,福慧雙修,但在此末法時期,卻碰不到心儀的善知識。要遇到自己的善知識,除了自己的器量要俱足,也需因緣福報。

每小我私人皆有自己認定的善知識。小我私人僅將學佛心得,野人獻曝,以供來者參考。

二.善知識的特質

一個少有“我執”,著重“修心”,兼“修法”利生,慈悲渡眾的學佛者,基本上我們可以稱為“善知識”。尤其強調“修心”,不妄起雜念,寧願棄“法”求“心”,也不“貪法”。所謂修佛法,是修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而不是一樣平常所謂修法修神通。所有的修法,都是為眾生而修,絕不是為自己私利。

善知識也“明因果”,強調了因果,反而不能靠近算命卜卦,風水地理,叫人趨吉避凶。更進一步,還要有出離三界纏縛的空慧。在人世間的善知識,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也與凡人一樣用飯睡覺,也有喜怒哀樂,也禮佛拜佛,學佛修行。但與凡人最大差異,或許不是生涯履歷的厚實,不是神通法力的高強,而是“心的慈悲和智慧”。因慈悲,便能恆益眾生,因智慧,便能引領眾生。

三.能親近的善知識

每一位學佛者,在漫漫修行路上,各階段皆有各階段的善知識。初學佛者,需要能引領入空門的善知識;行菩薩道者也需修菩薩道的善知識。善知識能帶引學佛者靠近正法,遠離惡法。

能親近的善知識,類型粗分為五:

(一)低級善知識(入門善知識):

指導初入空門,教訓初學佛者三皈依,守五戒,熟悉佛菩薩,念經禮佛,問訊頂禮等。許多人學佛,都是從親戚同夥先容最先學佛,這些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必須心存感謝。

(二)戒律善知識:

屬龍的人和屬猴的人配嗎(細解)

以戒為師,持戒清凈,著重空門巨細戒律,如五戒,十善,八關齋戒,菩薩戒,沙彌戒,比丘戒等。而且修苦行,像過午不食,在人格上值得後學欽佩。

(三)經論善知識:

以經典為主,擅於講經說法,著重於讀經,深入三藏(經,律,論),其佛學造詣之淵博,值得尊重與學習。若有“三藏法師”之稱謂(醒目經律論之法師),配合修證來講經說法,才氣講到深妙。

(四)修法善知識:

以持咒修法為主,著重於持咒儀軌,深入陀羅尼門,其神通感應,用於救人,簡直相當靈驗。在空門內,不少人持“大悲咒”而有大慈大消極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靈感事迹,不勝枚舉。這種善知識,爭議性較大,端視其為人處世和人格而定。

(五)福慧善知識:

以福慧雙修為主,著重人天福報的累積,也重視佛法智慧的開啟。強調入世出世皆要圓滿。此類善知識多從事菩薩道的事業,世世代代在六道循環中隨緣度生。大至一國之君,小至販夫走卒托缽人,或出家,或居士,皆可能是菩薩道的行者,通常終其一生,默默服務奉,無怨無悔;或有因緣,也會出來弘法利生。

筆者小我私人以為每種善知識都很好,因時因地順應差異根器的需要,不需談論崎嶇,加以軒輊。說不定每種善知識,都是菩薩羅漢再來示現,只是眾生眼拙識不得,這種菩薩羅漢示現的善知識,絕不會自稱自己是佛菩薩羅漢,一旦泄露,不是往生,就是裝瘋賣傻,像豐干僧人,寒山拾得一樣平常。(由此可知,現在世上自稱“菩薩轉世”的,豈非你不以為有問題?)

每一位精進的修行者,總是起勁上求佛法,才氣下化眾生,渡一切苦厄,並不太強調來源,或是修行上種種瑞相。“菩薩清涼月,常游事實空”,也不會太在意世間名聞利養,能自自在在,無所掛礙。

四.善知識對學佛者的主要性

學佛者在修行路上,除了發菩提心外,最主要的即是佛菩薩的皈依和善知識的協助引領。佛菩薩是永生永世的依止明燈,善知識率領學佛者找回皈依的佛菩薩。(皈依三寶佛法僧的意義,應是“僧”率領我們“皈依”依”,而非“皈依僧”,以是真正皈依一次便可,或自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也算皈依佛菩薩,即是空門學生。)善知識的主要性,主要有二:

(一)修行上的指導,其自己肯定實證實修:

若只看經典修行,在深層的潛意識障礙和習氣,會把佛法的真諦扭曲,最後還可能頑強己見,落入所知障,文字障里。

(二)修行成就的判定:

學佛者在未成就前,要經由善知識的驗證,以免魔障侵入而不自覺。修行中有種種幻象,常造成學佛者自以為修成,就是,就是菩薩,墮入魔知魔見,學佛者怎可不小心!

犹如指導博士論文,指導先生對主題若無專長,指導出的論文深度着實有限。若無實證實修,恐會落入“以盲導盲”的悲涼效果,這是一樣平常要渡眾生的學佛者的通。許多人在多讀幾部佛經后,就最先“引經據典”指導別人學佛,否則就靠點小神通,替身“指點迷津”,被天魔外道所攝而不自知。楞嚴經上己清晰說明末法時代,天魔會趁修行人有所貪求,心有障礙,“飛精附人,口說經法”。楞嚴經上若何覺知魔事,應是所有學佛者必須加以注重的。

好的善知識還會引介更適合學佛者的善知識。如文殊師利菩薩啟發善財童子發菩提心,並先容善知識,才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什麼文殊菩薩不自己指導善財童子呢?我以為這是文殊菩薩高明之處,讓善財童子找到自己真正因緣。一位學佛者會不會遇到自己的善知識?着實是“因”而已,已往生曾結善緣,今生遇到會倍覺親熱,修行更能契合。

五.善知識的迷思

現今有許多修行人的行為令筆者大惑不解。佛法雖有八萬四千竅門,以順應差異根器,但底下這些行徑,着實值得學佛者深思一番。

(一)神通法力強是善知識嗎?

對於正凡人而言,“神通”簡直讓人著迷。擁有神通,便能感應凡人所不知的境界,於是鬼神也來通,天魔也來通。有時宣稱他即是佛菩薩再來,神通寬大,有求必應,求事業有事業,求錢財有錢財,求法有法。佛法以“修心”為主,而此類修行者心有習氣,若有神通,正好显示出“大習氣”。諸如探人內情隱私;求指點以賺錢;到其他道場比法;暗施邪術害人;要求法者的供養愈多愈好;狂妄心強看不起其他學佛者;不明因果,強以神通介入因果等。這些行徑,您以為像正信的學佛者嗎?這些有神通法力的修行者,仗著法力,為所欲為,信託自有因果報。若是不小心求過這類修行者,獲得利益,必須在佛菩薩前懺悔,因正知見不足而走進外道;要更發菩提心,以求修行路上有善知識的因緣。

(二)能通靈的是善知識?

通靈人士常能感應人性以外的眾生,故也略知循環之苦,眾生之苦,也知道“因果”,然則對於佛法的修心開悟,明心現性,可能毫無所知。通靈簡直有能力解決一些事,故我們應心存尊重,尊重他們為魔難眾生解決難題煩惱,但不能以此為學佛楷模,更不能去學所謂的“啟靈”,把自己的慧命出借。不外,由於六道眾生都有行菩薩道的菩薩行者在渡生,只是差異於人性的方式而已,以是也不要嚴重排擠。學佛者並不能自詡為最高等,便排擠其他信仰,應以謙卑的態度,學習佛法,也要以更大的慈悲心包容其他眾生。

(三)善知識看風水地理算命,使人趨吉避凶?

簡直有許多人遇到過“佛道雙修的修行人”。不僅注重風水,還兼八字算命,遇有陰險時,叫人出國旅遊,或貼符咒等(甚至強調一貼奏效)。強調“趨吉避凶”,這種修行人的信徒還真不少,橫豎信徒能保平安”就好了。這裏值得我們深思,釋教講“各人因果各人了”,避開陰險,不就逃避因果嗎?誰來慈悲來討因果的眾生呢?若是您的親人被殺戮,兇手逃避因果,您以為有天理嗎?學佛者對於“保平安”的看法,可能要修正,否則和民間信仰就沒差異了。

(四)領天命的善知識?

有些修行者,宣稱自己是領了“天命”,眾生趨之若騖。佛法說“眾生皆有佛性”,修行者如實修行,發菩提心,必蒙佛菩薩慈悲加持,以救度眾生,只要心的“證量”夠,也就有資格弘法利生。為什麼要“領天命”?“天命”來自天道,天道亦在六道循環之內。在無盡的時空中,有許多佛國凈土,有許多佛菩薩都在弘法渡生,從未聽說要“領天命”,這着實是學佛者要深思。(也許領了天命后就"頭角崢嶸"吧!)

修行人形形色色,怎麼決議,就看您怎麼對您的法身慧命要求了,沒有人可以替您決議。若非善知識,就當遠離。

六.“居士佛法”更需善知識

居士有入世間的事業,家庭,社會等關係,又要修行出離世間,這兩者若何取得平衡呢?“世間事用世間法,出世間事用出世間法”。這裏的世間事要圓滿,有賴“人世教育”。健全人格的形成,進退應對的禮儀,道德文化的修養,藝術氣質的薰陶,都是“世間法”的局限,有賴小我私人充實,才有更多渡生的工具。

而修行部門,居士非出家眾,不能離群索居,戒律不多(一樣平常為五戒,固然不起雜念的“菩提心戒”更好),佛經看的也有限,在這樣情形下,“出世間法”更有賴於善知識的指導。“居士佛法”之典型有如維摩詰居士,勝曼夫人,福慧並重,更重視去除“貪嗔痴慢疑”的心地修持。
最後筆者謹以最誠之心,頂禮世間所有的善知識,由於有這些善知識,佛法才得以續存,讓末法時期學佛的我們,能有時機找回自己的面目

有些人以為:佛學自學就可以,沒需要去依止善知識.這種旁觀準確嗎?為什麼?

要看你心目中的釋教是什麼了。

若是僅僅是信佛,或燒香拜佛,固然沒有需要依止善知識了。

若是要一世成佛,則非依止善知識不能。
由於功夫越深,內邊的種種磨練就越大,沒有善知識實時對機指導,瘋了(走火入魔)的也不在少數。

學佛修行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見賢思齊,才氣成就自己,這是人世間的普遍原理。況且要學佛修行,成就無上道。 迷路了要問嚮導,否則虛耗生命時光,甚至誤入險地。佛陀和他教養下的有成就者就是善知識,善知識可以做嚮導。獲得別人的輔助,我們的提高就會很快,目的就會更靠近,豈非不是嘛?
選好善知識,就是選好自己的嚮導。萬萬不要被妖怪誘騙!祝福!

十二生肖農曆四月運勢(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