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是什麼,阿賴耶識的作用(上)(細解)
釋教五眼,也可以當成是差異條理的神通,在釋教之中以為,五眼就是指凡夫到成佛,對於世間看法的差異,例如肉眼凡胎,就是指凡夫的雙眼看不出本質的器械,很容易被蒙蔽。以是我們越是修行,雙眼就能夠越增壯大,由於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進知識。修行的條理越高,心眼作用的局限越廣。
肉眼
肉眼是最基礎的眼,也是凡夫都有的,相傳肉眼是由於人們因宿世供燈、供養、做善事,後世循環之後才氣擁有,以是講,有的人天生就瞎了,就是由於宿世作惡多端,今世連肉眼都被剝奪了。肉眼能照見一百由旬到三千大千天下以內的粗細眾色。歷史上也有些大成就者獲得了肉眼好事。如《大圓滿前行》中紀錄,國王松贊干布為將正法發揚光大,決議製作寺廟,在尋找凈地上師時,去叨教國師釀萬登珍桑波。國師依賴肉眼通,了知印度東方有大堪布菩提薩埵,於是國王迎請他作為凈地上師。
天眼
天眼就是修行人才氣擁有的了,由於天眼的好事是由人們行持有漏善法,或者通過禪修來讓自己一乾二凈,成就果位,最終獲得天眼好事,這天眼同時也是一道對照厲害的神通,如觀音菩薩就有天眼。相傳天眼能照見十方眾生的宿世後世、投生那邊等,對自他一切眾生,包羅地獄、餓鬼的前後世是 什麼,所有能夠逐一現見。現在的瑜伽士、空行母,有些真正有天眼,有些只有與天眼相似的神通。
閱讀推薦:修行需放棄的肩負(上) 修行需放棄的肩負(中) 修行需放棄的肩負(下)
釋教的五眼是什麼,若何獲得
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的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實相、空性,法身就是絕對的真理,是無所不在的。佛的法身為體。佛的報身就是果報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無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聲,是慈悲,是應化,事無所不能的。化身為用。
四智為:大圓鏡智、同等性智、妙考察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意思是心如明鏡般,能照萬物,是所具有的本能。
同等性智觀一切眾生皆同等。妙考察智善觀諸法自相和共相。
成所作智是詳細操作,是由眼、耳、鼻、舌、身五識轉成的。五眼是:1、天眼。2、肉眼。3、慧眼。4、高眼。5、佛眼。
談到五眼,有首偈頌這麼說:1、‘天眼通非礙’:天眼通達無礙,以是叫通非礙,他能瞥見八萬大劫以內的事,但看不見八萬大劫以外的事。
2、‘肉眼礙非通’:肉眼可以瞥見有所障礙的情景,天眼能看沒有障礙的情景。3、‘高眼唯觀俗’:高眼是觀俗諦,考察世間一切俗諦,世俗的原理。
4、‘慧眼了真空’:慧眼又叫智慧眼,能明晰真空。5、‘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佛眼不是只有在佛的面上才有,每小我私人都有佛眼,可是有的開,有的沒開。開佛眼就像千日太陽的光度,能照萬事萬物,但本體照樣相同的。
六通:三藏法數雲:一、天眼通 謂能見九界眾生,死今生彼苦樂之相,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謂能聞九界眾生,苦樂憂喜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名天耳通。三、知他心通 謂能知九界眾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甚至百萬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五、身如意通 謂身能航行山海無礙,於此界沒,從彼界出,於彼界沒,往後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隨意變現,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漏盡通者,漏即五住煩惱惑也,謂如來斷五住惑盡,不受二種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人生三種缺陷的關係(細解)
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佛,則須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說是成佛,否則照樣凡夫,照樣好好做人對照好,不要誘騙人。
要獲得五眼六通,沒有捷徑,忠實念經,忠實修行,功到自然成。阿彌陀佛!
釋教五眼的詳細位置 最好有圖
釋教五眼並不是有五雙眼睛,而是有五種差異境界的觀法。肉眼:也就是我們凡夫的肉眼,它能見世間的生滅法。
天眼:天人的眼睛,它能見天界的一切,好比靈魂,這是肉眼見不到的,另外天眼也比肉眼見得遠,見得細。慧眼:阿羅漢的觀法,能滅掉一切生滅法,唯至心獨存。
高眼:菩薩的觀法,能觀世間的法都犹如水中月鏡中影。佛眼:佛的觀法,能見法界的實相,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犹如虛空。
佛就具備以上五種觀法,叫做“五眼”。其中的肉眼與天眼是假觀,慧眼是從假入空觀,高眼是從空入假觀,佛眼是中觀。
釋教的五眼六神通 五眼怎麼回事
肉眼、天眼、慧眼、高眼、佛眼。這是佛學里佛法的五眼,五種眼睛的分類,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來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佛有沒有肉眼、天眼、慧眼、高眼、佛眼?
佛經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經作十二種的分類,其中一種是「自說」,就是自己最先講,不是人家提出來問的。這一節就代表了十二分類的自說,是佛提出來的問題。這裏沒有講「佛」字,而講「如來」。如來這個名辭代表形而上的道體,一切眾生同於諸佛菩薩心性之體,就是生命的泉源。他說這個裡頭有五種功效,以是叫做五眼。第一種是肉眼,就是與我們一樣的,是怙恃所生的肉眼,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眼睛。肉眼能瞥見物質天下,我們一切的感受、知覺,都經由它而來。
這個肉眼跟心是連帶一起的,以是許多的經典,心與眼同論,在講到心的原理時,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個開關,以是心與眼關係異常親熱。道家的陰符經就說:「眼者心之機」,眼是心的開關,以是昔人許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關係;譬如孟子講到考察人,稀奇要考察眼睛。任何人都有眼睛,然則每一雙眼睛所看的都差異。就我們人來講,譬如這個牆壁,我們人人看都是白的,現實上每小我私人感受白的水平、白的形象,完全差異。由於有人是散光,有些是近視,有些是一隻眼睛近視,一隻眼睛散光,有些色盲,林林總總差異。以是一切眾生的心差異,眼也差異。
已往我們有句老話,人心差異各如其面;每小我私人頭腦差異,就像人的面貌差異一樣。天下上的人類,沒有面貌相同的,因此說明天下上的人,心裏想法也沒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沒有盡相同的。不要以為這個白色黃色人人看起來都差不多,現實上差得很遠,老花與不老花,老花度數又差異,由於每人的業力差異。以是我們這個肉體及頭腦頭腦康健與否,都因種性、業力差異而有差異。有人對天氣稀奇敏感,今天很熱,有些人不大怕熱,卻怕冷!由於每小我私人身體差異,康健差異,都是由於業力差異。
所謂一切病由業而生,善有善業,惡有惡業,業由心造,是絕對唯心的原理。現在佛問,一個成了佛的人,有沒有通俗的肉眼?那固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天下這些徵象的。
第二種是天眼,我們通俗人險些是沒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質天下,譬如說看到幽靈,看到天神,甚至於看到其它的天下。現在人講的千里眼,是憑證道家的傳說而翻譯的。天眼能夠看到欲界系統內里的器械,包羅太陽、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銀河系統外面的器械,這是屬於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來看到些影子啊,星光點點啊,以為是天眼,誰人不是的。誰人只能說是,我們無法名之,叫做眼天吧!眼啊,天啊,不曉得什麼器械!(眾笑)宗教里形容天眼,是把塑的佛像多塑一隻眼睛,以代表天眼,也代表了慧眼。有些人和有些生物,不只有三隻眼睛,有的另有四隻眼。以是佛法里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隻眼的方式,前面、後面、頭頂、心裡頭、喉嚨裡頭,都有眼睛。固然,這與通俗眼睛紛歧樣,而是像攝影機、錄影機一樣,能夠照射器械而已!
天眼有兩種,一種是報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這一生的天眼業報;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有這個能力,由於善行的報應所得的效果。另一種是修得,是這一生修來的,由於修戒、定、慧的成就,這一天生就了天眼。天眼不是多長出一隻眼睛來,是肉眼的自己,起了另一種功效。得天眼通的人,也與我們通俗人一樣,但他自然會看到多重的天下。
修持作功夫的人,氣脈到了後腦,視覺神經受到刺激,眼睛里經常泛起許多幻象,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錯。真正有了天眼通的時刻,此人眼光清亮如電,看得異常透徹;換句話說,物質器械不能障礙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視的能力。春秋戰國時刻有一個醫生名叫扁鵲,聽說他有一次碰着一個仙人,給他一個能透視的瑰寶,他的眼睛就變得比x光還要厲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臟六腑,以是他的診斷就不會有錯。另有許多唐代以後的紀錄,有人的眼睛天生就會看風水,能看地下幾丈深,不須要探測器,地下的水脈,他看得很清晰。
像這一類的眼還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報通的鬼眼,以是真正的天眼,就是法華經上所說怙恃所生眼,必須修持定力到了,這雙肉眼就能夠瞥見十方天下一切器械。肉眼是旁觀物質天下通常的徵象,天眼則能夠透視到肉眼所不能見到的天下;以是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氣力。當人的生命功效充沛到極點時,可以穿過一切物理的障礙,就是所謂的神通。神通必須要定力夠了,所謂精、氣、神充沛了,才氣作到。
再進一步是慧眼,慧眼也離不開肉眼,也是通過怙恃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謂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展現;由於修定而發慧。這不是通俗的智慧,是慧釀成了氣力,成了慧力,才有這個智眼。智慧怎麼釀成氣力呢?我們通俗伶俐人,想一個原理想通了,譬如說吸煙對肺欠好,應該改,原理上通了,但習氣上不行,慧沒有氣力,改不外來。又譬如脾性壞,貪、嗔、痴,原理上都曉得,就是扭轉不外來。只管研究佛法,原理上講的很通,碰着事扭轉不外來,這是慧的氣力不夠,也就是不能證果,不能成道的緣故原由。
以是真正的慧眼,是智慧的氣力夠了才氣成的。高眼又是什麼眼呢?慧眼觀空。而能夠真正熟悉自性空、空性的體,就是高眼。高眼觀一切眾生同等,非空非有。光落在空,照樣小乘果的一邊,要能夠真正觀空里的妙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來說,是性空緣起;在悟道智慧境界里來說,是真空起妙有,這是高眼的原理,是同等而觀。
第五種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同等,而是觀一切眾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祥。慈悲是兩個看法組合起來的佛學名辭,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愛,至善的愛;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愛,慈悲是怙恃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無條件,同等,以是叫大慈大悲。佛眼看來,一切眾生皆值得同情,以是要布施眾生,救眾生,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同等。真正學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自己一定具備了這五眼。若是說,天下上有人頓悟而成佛,立地就轉而具有這五種功效的話,那麼他所證的佛法,大致就是對的;若是在理論上以為自己悟了,而這個五眼功效沒有提議,那是自欺欺人之談。
以是我們曉得佛說的五眼,是戒定慧到了所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竅門。這也是每一小我私人個性所具有的功效,只是我們由於沒有經由修持,以是發不起來。倘使經由修持,我們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提議五眼的功效,這是第一層問題。第二層問題,金剛經講到這裏,佛為什麼突然提起來五眼的問題呢?他自己問,下面又沒有作結論,至少對於五眼這一段,他只提出來問題。接著又講其餘去了,其中的原理在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今天似乎當眼科醫生一樣,把你的眼睛掀開檢查檢查,而且他是自動的,他又不要你挂號,什麼原理呢?
這代表見處,所謂明心見性的見。真正到達了有所悟證,明心見性,這一見之下,真的現量境出現,它自然具備了五眼的功效;以是見處即真,就是所謂明心見性之見。在金剛經這一品中,沒有把這個隱秘說出來,然則我們真研究佛法,看佛經的經典,這種地方不能放已往,它的問題就在這裏。阿賴耶識是什麼,阿賴耶識的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