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生肖綜合 正文

修行方式,隨時隨地修行的方式(下)(詳解)

拜懺要做什麼

修行的方式有許多,險些每小我私人都有屬於自己怪異的方式,這一點會由於環境和興趣的差異而轉變,有的人喜歡專研一種竅門,而有的人又喜歡多實驗幾種方式,以是下面就簡樸的提出幾個能夠讓人隨時隨地修行的方式供人人參考實驗。

將自己比作佛

將自己比作佛,這也是一種快捷的修行方式,我們修行不就是為了成佛嗎?以是現在修行,就去觀想佛的容貌,佛的蹤跡以及佛的大願,究竟佛是大智大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緒同時到達最圓滿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這樣下去自己一定能夠提升對修行的興趣以及智慧。

時時想到因果

因果是釋教的一個基本理念,缺少了因果那麼釋教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因果對人的影響很大,世間沒有任何人能夠跳出因果的圈子,佛和菩薩都不行,若是自己能夠時時想到因果,那麼就是時時都在修行,你知道因果存在,以是自己不會去做壞事,這是積累好事,你知道因果存在,就會想方想法去做善事,這是積累福報,以是時時想到因果,是一個極好的修行方式。

自覺菩提心

所謂菩提心着實就是自己去觀想世間一切事物,包羅眾生痛苦,這樣才氣激起修行的信心,會想方想法去度化眾人,若是你能夠隨時隨地發菩提心,隨時隨地連想起這種普救眾生的刻意。普救眾生,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願,我們在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都能時時想到將這了脫生死,解脫苦痛的佛法,判紹給人,即已經在佛法譬修持上,奠基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閱讀推薦:能見佛光的四種宿緣 能見佛光的三種現因 念珠的好事

釋教種種修行方式詳細先容分類

釋教修行的基本方式:

(一)布施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式,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着力,無錢也無力的人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

(二)持戒

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應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延續不停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推行。

(三)忍辱

忍辱不只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獲得的快樂。

(四)精進

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

(五)禪定

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到達三種差其餘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六)智慧

智慧包羅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

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式而獲得的啟悟。

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器械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功夫。

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式中所得的悟境。

擴展資料: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能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了路。在修行的準備功夫而言,控制五欲,是很主要的。這是由於五官的前言而發生的種種欠好的心理流動。

這些由五官反映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映,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嘗、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裏發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一樣平常物質上的生涯要淡泊,不能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才氣講到主要的修行方式。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式,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式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盤;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用具裝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一)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式,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着力,無錢也無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

佛法修行,心態是最大的本錢(三)(細解)

可是若是有人,不出錢着力,專門叫人去做好事、協助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即是着力的布施。

天下上行善布施的人,並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氣相憐,自己有痛苦有難題,以為需要人家輔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難題,便也希望有人去輔助。

有人厭惡不願出錢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着實富人的錢,若是不是橫財,原是由於舍不得用錢,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蘊蓄而成富人;若是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以是我們應該勸富人布施,但不能奚落他。布施有二個工具:一是布施貧窮的人,即是輔助需要拯救的人。

另一是布施宗教整體,即是釋教說的佛、法、僧三寶。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布施給三寶,有一個學生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由於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布施,要你們不能貪心,效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

諸位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布施三寶?釋教說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好事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小我私人,照樣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小我私人?

布施給三寶,三寶所做的事是,輔助所有需要拯救的人獲得佛法。由於人類的真正痛苦,不在於缺少物質。釋教的重點是輔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式。布施給三寶,三寶可以輔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以是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的好事來得大。

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布施給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好事?告訴諸位,布施並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由於拯救人身的難題是小布施,拯救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與今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二)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應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延續不停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推行。

(三)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只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獲得的快樂。若是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四)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軀的生涯徵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流動徵象。

為了神聖的悲願,我們要花最大的起勁,不泄氣、不退縮地做下去,即是精進,倘使沒有精進的精神,便可能凡事有頭無尾,或者一曝十寒。那麼,無論是對一樣平常的生涯,對身體的維持,以至信仰生涯的修持,不是前功盡棄,即是萎靡不振,無法殺青預期的目的。

(五)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到達三種差其餘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1)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康健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即是正常而康健的人。

(2) 物我合一,是一樣平常宗教履歷所希望到達的境界。即是我和天下萬物合而為一,通常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到達這一階段。

(3) 物我雙亡,只有禪才氣到達這一目的。禪,就是教你到達“無”的境界,無,並非即是沒有器械,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並不即是物我合一。

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後,以為我們這個天下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天下照樣照常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時所感應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鎮靜悠閑的自我感。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天主在我心裏或我在天主內里,都是大我的看法。

3.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晰地、自然地、活躍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裡的。修禪定有許多方式,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式而已,禪的開悟,並非只靠靜坐,只是最先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

現實上念經、誦經、懺悔、星期、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劈頭功夫,即是若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誠之所至,金石為開”,“誠”;即是心力集中。

心無旁□,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禪定的劈頭功夫。以是諸位不能把禪定的局限看得太狹窄,禪定是包羅一切修行方式在內的,禪是通於巨細三乘及顯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羅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式而獲得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器械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功夫。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式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種修行方式,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外,想要獲得真正的智慧,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式。若是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總是打坐的話,縱能開悟,悟也不會深的。

為什麼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後,由於釋教的一切修行方式,無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終目的是智慧,獲得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脫節煩惱。

若是想獲得智慧,一定要排除自己的煩惱,煩惱排除了,智慧自然泛起,智慧泛起了,煩惱便排除,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以是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煩惱越薄。

怎樣在家修行,佛子平時修行的幾種方式

寬大的學佛,修佛人在家修行,首先把家庭的事情或事情都放置好,天天抽些時間念經聖號。一部《無量壽經》,十大咒。十小咒,或者有釋教念誦集是異常全的,可以上早晚課。一句阿彌陀佛佛號,磨鍊意志,學佛是恆久的,修行是終生的。
修佛不是一朝一息的,只要有信心,在家若有條件可按寺廟禮貌走,如沒有時間自己計劃的時間可念經念咒,形成一個計劃就行了。自己有佛堂,可天天上香拜佛,是一樣的。恆久修行會修成正果的,修成覺悟,覺悟到了,和平時人是紛歧樣的,四處都有一顆慈悲的心。

若何修行

阿彌陀佛!修行首先應明理。您應該先多看看經典,如:心經、金剛經、楞嚴經、楞伽經、維摩經、圓覺經、六祖壇經、法華經、華嚴經、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藥師經,這些就差不多了。若是感受難題,還可以看一些現代人的書和視頻。最好找一位師父給您現實指導,可以到當地的寺院、居士林或學佛小組結緣。生涯中注重多做好事、不做壞事,改動自己的一些壞偏差,多輔助別人。修行觀音大士的竅門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玄妙良心,久遠劫前,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來。最主要的佛法注重是修心,一定要真正改變自己的心念。
追問 追答 追問 追答

佛法修行,心態是最大的本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