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相術 正文

字體結構跟人的性格有哪些關係?

  書以載道,達其性情,形其哀樂。——《書譜》

  《書譜》為唐朝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著作,在此書中,孫過庭指出,書法可以表達性情,是一個人喜怒哀樂的表現,這種說法在中國書法界中多有見證。

  在中國的書法歷史上,歷來就有“顏筋柳骨,顛張狂素”的說法,這兩句話代表了四位在書法藝術上達到巔峰的人物。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顏筋柳骨了,顏筋就是顏真卿,柳骨就是柳公權。筆者從小學起便因為學校規定的書法課而知道了這兩位書法大家,後來隨着見識的漸長,也了解到這兩位書法大家也是極具風骨的志士。

  命理相學在觀察人方面有一種方法便是從書法方面來觀察一個人,不說它是否符合唯物主義,單單從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經驗來看,以書法觀人不失為一種識人的好方法。就拿這兩位書法大家來說,顏真卿的書法雄強渾厚,韌若筋帶,所以被喻為“顏筋”,世稱“顏體”。縱觀他的一生,其為人也同他的書法一樣,剛正不阿,忠貞不渝。他的品格同他的書法風格一樣,渾厚堅韌,大方嚴正。再說柳公權,他的書法間架嚴謹,風骨挺拔,因此被喻為“柳骨”,世稱“柳體”。他的為人頗似其書風,字字嚴正,筆筆錚骨。

  無論是從心理學方面還是從命理相學方面來分析,顏真卿和柳公權二人的書法風格,與他們所具備的性格不無關係。從遣詞造句,到筆畫構成,“顏筋柳骨”的形成深受二人的性格所影響。心理學也認為,書寫時對筆畫結構的掌控,表現了書寫人面對外部世界的一種態度。

  1.不同書寫方式反映內心性格

  (1)一筆一畫的標準型書寫方式,可以看出這個人辦事認真、通情達理、紀律性強的性格特點。

  (2)如果筆畫過分伸展、書寫方式比較誇張,則表明這個人性格洒脫,喜歡引起別人注意。

  (3)書寫喜歡連筆,可以看出這個人具有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

  (4)不喜歡連筆則表明了此人分析能力強、比較節制和獨立性強。

  2.不同字體結構反映個人性格

  字體結構的不同也能表現出人的性格特點:

  (1)比如字行上傾表明了這個人是一個熱情、有勇氣、有抱負的人。

  (2)字行下傾則表明這個人情緒低沉、悲觀、失望、氣餒。

  (3)字體結構緊密的人,往往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性格篤實,思慮周全,辦事認真謹慎,責任心強,但容易循規蹈矩。

  (4)字體結構鬆散的人,發散思維能力較強,思維有廣度,為人熱情大方,心直口快,心胸寬闊,不斤斤計較,並能寬容他人的過失,往往不拘小節。

  3.字體布局反映人物性格 .

  (1)如果整篇文章無論是字距、行距還是頁邊空白等方面都向左頁邊靠攏,這就能看出文章主人是一個留戀過去,追求安全感的人,他對未來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

  (2)如果整篇文章向右頁邊靠攏,則表明這個人對未來相當有信心,是一個有勇氣面對未來的自信的人。

  (3)字體向右傾、字行越寫越往上的人往往是個天生的情種,容易感情用事,易受誘惑,依賴性強,主觀武斷,嫉妒心重。

  (4)寫字字體向左傾、字行越寫越往下者通常有小心謹慎的作風,好內省,過於關注自己,對周圍環境反應冷漠,情感壓抑,但是觀察力敏銳。他可能是個好的傾聽者,不容易與人產生正面衝突。

  之所以能看出這麼多,是因為人在書寫時往往伴隨着很多心理活動,比如人在看書時,用眼睛看,耳朵聽,這就產生了感覺和知覺;學習時需要記憶、分析和思考。同時,人在書寫時總會不自覺地保持有一定的態度,如興奮、悲傷、憤怒等;而書寫時又要有決心去克服困難的內心活動,這就是意志。

  人在書寫時,伴隨的一系列心理現象,如:感覺、知覺、情緒、意志、個性以及氣質等心理特徵,都會對字體的構成產生重要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人的言行舉止,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更決定了一個人書寫時的風格。也就是說,字體結構與人的性格之間並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關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聯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