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拜迎,尊讓也。賓於庫門之外,入,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禮記》
此句指出了在西漢時期的客人來訪時的飲酒禮節;有客來臨時,主人以禮迎接,而賓客則在大門之外,三次作揖之後再進入;主人端來酒杯后,客人三讓之後,方能飲用,此為尊讓之禮儀也。這種繁雜的飲酒習慣一方面指出了古代人對於禮儀的重視,而另一方面也令人感受到,飲酒在古代人的生活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現代社會雖然早已拋棄了種種繁文縟節,但飲酒的重要性卻一點兒也沒有減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一個人什麼也不會,去找工作感到非常為難,因為簡歷上完全編不出什麼可圈可點之處,然後他去請教一個朋友,朋友想了想給他一個妙計。舉一個牌子去人才市場,上書“白酒二斤。”結果立刻有公司爭相錄用他,而職位都是一樣的——業務員。
可以說業務員是一個企業的先鋒,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全部關乎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和他的推介,而作為業務員,自然少不了喝酒。人家不買你的東西,為了顯得大方,買賣不成仁義在,得請客喝酒吧,人家買了你的東西更得請了,而人家在猶豫要不要買的時候,更是得喝!要喝得真誠,讓對方喝得開心才能放下心來買你的東西。所以說酒量大算是業務員的一個先決條件,否則喝了一口自己先趴下了,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而喝酒要如何能讓大家喝得盡興,也算是一門學問,不是一定要自己喝得多,而對於喝酒的習慣,也是和人的性格息息相關的。
1.飲前吹捧、飲時怯陣者
有的人沒倒酒之前,叫喊連天,一副天地不怕的架勢。開始喝的時候就癟茄子了,任你怎麼挖苦或是勸酒,他就是不喝,實際上他也確實沒有那個酒量,只是嘴硬而已,中途尿遁的居多。此類人性格多半比較可愛,心無城府,但是在遇到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他們很可能是率先逃走的人。
2.喝酒時喜歡與人爭執之人
還有一些人,喝多酒就挑別人毛病,一句話也能糾纏一頓飯,弄得酒桌上戰火連天。這種人如果勢均力敵還好,要是孤軍作戰,再加上不得人心,肯定會遭到眾人圍攻,成為那個扶牆回家的角色。
此類人在生活中一般屬於受人支配的小人物,他們對自我所處環境、人際皆有所不滿,但礙於某些原因忍耐了下來,在受到了酒精刺激之後,他們才敢借酒說愁。他們無膽、無識,與之合作,也往往需要承擔遭他們記恨的可能性。
3.假裝無酒量者
一些人並非沒酒量,只不過裝腔作勢說不能喝,在大家抨擊、挖苦、激將等諸多招數使出后,才能端起酒杯開始喝,典型的牽着不走、打着倒要退的人。此類人往往心思極細,他們事事處處都會考慮周到,但這種周到往往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的,而當事不關己時,他們往往會“高高掛起”。另一方面,此類人在遇到了困難的時候,也往往會選擇逃避。
4.不行硬說行的人
也有一些人,酒量不大卻喜歡恭維,幾頂高帽子一戴,就敢以卵擊石。
一般情況下,這種人喝到中場就得退幕了。此類人極愛面子,虛榮心極強,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他們都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有時候,他們會出於面子接下一些自己根本無法做好的事情,“打腫臉充胖子”說的就是此類人。
5.實在喝酒者
那些酒桌上話不多、能喝多少喝多少、決不摻假的人,是酒桌上最受歡迎的人才。這種作風在他們的生活中也有所體現,他們是典型的實幹家,而且做起事情來極有分寸與責任感,他們不會因為得不到利益而推諉事情,同時還會儘力做好。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也往往備受人們的信任。
6.善於套近乎者
有一些人,善用移花接木大法,拉關係套近乎,講各種原因,說服所有人同意把酒讓他人代勞。這種人在酒桌上,一是有最好的朋友,二是地位相對較高,人緣較好。所以就算被他移花接木了,大家也會非常開心:能替他喝酒是我的榮幸嘛。
有人說,城府深的人把別人灌醉,單純的人被別人灌醉;外向的人邊勸酒邊喝酒,內向的人只是被勸喝酒;酒量大度量也大,酒量是領導幹部的一項硬指標,嗜酒的人依賴性強,不喝酒的人朋友不多。性格相似興趣相投的人千杯不醉,因為“酒逢知己乾杯少”。
因此說,如果看到一桌人在酒桌上談笑風生,多觀察一下,聽一下他們說話和喝酒的細節就可以知道,這桌人,哪個是領導,哪個是下屬,哪是一群好哥們兒好久不見來小酌一番。
有的人喝起來就是為了喝醉,把別人灌倒了自己也趴下了。這種人往往胸無城府,也不適合做業務員,還有的人喝一口想半天,你勸他喝酒就像讓他喝毒藥那麼痛苦,而這種人比起業務員更適合做領導。
而好的業務員是什麼樣的呢?能喝,但不是一味地喝,在說話之餘喝一杯助興,表示誠意。雖然我們說“酒後吐真言”,但酒話一樣也是要入得人耳的,有些人喝高了說話便肆無忌憚,這就成為旁人嘲笑和套話的對象。
因此那些幾杯酒下肚,還能夠斟酌自己哪些話能說,哪些話要委婉地說的人,才是真正高明的酒桌客。同樣的,這些人下了酒桌,還是那麼會做人,連烈酒都穿腸過了,何況是青天白日下說話討人歡喜呢?
喝酒是國人最喜歡的一種消遣形式,在我國有着好幾千年的歷史,創造了無數奇迹與輝煌,如王羲之因酒書成《蘭亭序》,李白因酒詩千首;更有的人將酒當成莫逆,形影不離。也正是因為如此,酒場識人才顯得更加具有可行性。那些出色的心理學大師往往會通過一些表面的特徵,便將某人的性格說出來,雖然你我都不是心理學大師,但掌握一些酒場識人技巧,同樣可以把別人心事看得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