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者,自卑而尊人。——《禮記-曲禮》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所謂禮,就是通過自謙的方式來表示對他人的敬意。古代人對於禮儀極為重視,而場面話則是禮儀交往中常見的一種。但是,也有因為不恰當的場面話而惹禍上身者。
南齊皇帝蕭賾的心腹近臣、中書舍人紀僧真出身寒門,卻風流儒雅,一副士大夫的派頭。蕭賾非常欣賞紀僧真,常對人說:“人生一世,何必計較士庶門戶?不要看紀僧真出身寒人,卻是許多士大夫所不及的。”
蕭賾只是說了句場面話,沒想到紀僧真竟然當了真,他真來找蕭賾,求皇帝讓他脫寒籍人士籍。可他也不想想,自己究竟真的那麼有才嗎?即使有又如何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輕易地改變出身呢,皇帝能輕易答應嗎?
紀僧真為什麼會自討沒趣呢?看似是他把場面話當真話,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他不善揣摩,認為對方既然是這樣說的,那麼必然也會這樣做。況且,“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不善揣摩,把場面話當真,有時不但會鬧笑話,嚴重者更會令彼此尷尬。
“場面話”看似沒有多大真正價值,其實不可或缺。“場面話”,就是在某個“場面”才講的話,這種話不一定代表內心的真實想法,也不一定合乎事實,之所以要講,為的就是讓對方感到高興,讓交際順利進行。它是一種生存智慧,行事圓滑的人都懂得說,也習慣說。這不是罪惡,也不是欺騙,而是一種必需。既然場面話是用來撐場面的,顧到“場面”就夠了,就不會像實在話一樣可信和可靠,有些場面話是出自真心,有些卻是言不由衷。我們不得不說,不得不聽,但不能去相信,而應保持冷靜和客觀,看看對方的用心何在。大體來講,“場面話”分為以下幾種:
1.當面稱讚人的話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場面話:“你變瘦了啊!”“好久不見,你又變漂亮了!”這些話你會當真嗎?你一定聽得出來,對方在講場面話,只是為了客套,為了雙方更高興些而已。不要聽他誇了你一句,你就不知天高地厚,飄飄然起來了,逢人便說:某人說我如何如何。這就像舊時,有人把你介紹給別人認識,人家一抱拳,道一句:久仰久仰。其實壓根沒聽過你的大名。生活在這個社會裡,不說一些場面話是不行的,嘴巴甜一點兒對自己無害。因為人多有這種心理,才會說很多讓你聽着舒服的場面話。
2.當面答應人的話
假如你有求於人,對方又痛快地應承下來,只不過時時不兌現,這時你可彆氣勢洶洶地質問對方:“為什麼你說話不算數?”那樣未免太幼稚了。因為他可能只是為了不至於讓你難堪而說的場面話,或者只是用來應付你的請託的。可能他當初在許諾的時候,心裏早就知道這一切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為的是讓你心安,或是給你一線希望,以做勸慰。待到過些時日,你的事情若是自行解決了呢,可能就不必煩勞他了。即便你再去找他,他也會說自己儘力了。真的儘力了嗎?只有他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