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黃色脂肪瘤、角膜老年環、耳朵后骨頭凸起……醫生們提醒,有些面相真的要當心,可能是疾病徵兆!
圖片來源:colorhub
1. 眼角瘤:
或預示血脂增高
北京安貞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心內科主任醫師蘆燕玲:
血脂異常也會在面部有所表現,比如,眼角黃色脂肪瘤就預示着血脂增高。
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會沉積在管壁,也會在皮下沉積,出現脂肪瘤。
眼睛的脂肪瘤,尤其在眼瞼附近,可以很明顯從外觀上看到,有時候在皮下能摸到鼓包,這是血脂增高比較明確的線索。
90%以上的人,眼角出現黃色脂肪瘤都是因為血脂增高。
2. 角膜環:
心腦血管病徵兆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馮慶陽:
角膜老年環常見於老年人,一般雙眼發病,剛開始時出現在角膜上、下方,而後逐漸發展為環形,寬度約1至2毫米,並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寬、顏色變深。
無明顯癥狀,眼睛功能不受影響。
研究發現,角膜老年環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徵兆,許多患有角膜老年環的人都存在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冠心病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平常照鏡子時留意下自己的眼睛,若出現了角膜老年環,應儘早前往醫院檢查是否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及早確診,及時治療。
3. 皮膚紅痣:
皮膚老化表現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希川:
有的老年人身上會長出紅痣,表面凸起於皮膚,軟軟的、紅紅的,沒有不適感,用手按壓會褪色,鬆開手后又恢復原樣,這可能是血管痣。
這種血管痣叫“櫻桃樣血管瘤”,又叫“老年性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皮膚血管性增生疾病。
顏色呈鮮紅色或櫻桃色,半球狀隆起,早期也可以是平的,一般直徑為1~5毫米,最常見於軀幹和四肢近端,其他部位也可見。
血管痣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多,就像老年斑一樣,是一種良性疾病。如果沒有其他不適,血管痣是不會影響健康的,不傳染,也不會惡變,一般不需要治療。
如果實在影響美觀,可以通過脈衝染料激光、冷凍或電凝等方式治療,效果十分明顯。
4. 耳垂褶皺:
單靠它預測冠心病不準確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汪芳:
耳朵處於身體的遠端部位,對缺血很敏感,如果該部位血流減少,就容易出現耳垂局部膠原纖維斷裂情況,從而導致摺痕的出現。
有學者對耳垂組織進行活檢,發現耳垂摺痕處存在“前小動脈壁增厚”和“彈性纖維撕裂”的現象,提示終末動脈病變可能是耳垂摺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不過,建議大家別老盯着耳摺痕。耳垂摺痕更像概率問題,畢竟衰老同樣會導致皮膚內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過度分解,最終出現摺痕,這就和年老的人皮膚易長皺紋是一樣的道理。
耳垂摺痕不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單靠耳垂摺痕預測冠心病並不準確。
有“三高”等基礎病的患者,應遵醫囑合理用藥,將相應的指標儘早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如有明顯的胸悶、胸痛,要及時就醫,做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冠脈CT和冠脈造影等檢查,判斷是否存在心血管病及其輕重。
5. 耳骨凸起:
多是淋巴結髮炎
北京安貞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李希平:
耳朵后骨頭凸起這種癥狀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導致耳朵后骨頭凸起的病因比較多,一般是由於淋巴結髮炎導致局部腫大而造成的。
如果檢查后,發現確實是由淋巴結腫大引起的,應及時使用抗菌消炎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頭孢菌素等,以控制炎症發展,使凸起癥狀慢慢消退。
但耳骨凸起也不能完全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如果是惡性腫瘤,應及時手術,且在手術後進行化療和放療,以盡量殺滅體內癌細胞,避免病情的轉移和複發。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這種情況,就應該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避免意外的發生。
6. 指甲豎紋:
可能營養跟不上
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神經營養科主任醫師夏萌:
指甲豎紋,醫學上也稱為“甲縱嵴”,或是維生素缺乏、壓力過大、衰老、營養不均衡導致的,不用過分擔心。
如果發現是營養不均衡導致的指甲豎紋,可嘗試營養補充,其中,蛋白質補充是必不可少。
四大優質蛋白質:肉、蛋、奶、大豆。
奶製品推薦攝入量每天300~500毫升,雞蛋每天1到2個,魚蝦、去皮雞鴨肉、瘦肉均富含蛋白質,也可選擇富含植物性蛋白的豆腐做補充。
為防止缺鐵,建議每日攝入瘦肉約50克;基礎病患者以醫囑為主。
7. 杵狀指:
可篩查心肺疾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胸外科劉浩:
杵狀指和心肺疾病最為密切相關,其他相關的病症也不容忽視。
杵狀指,亦稱“鼓棰指”,表現為手指或足趾末端呈杵狀膨大,形似鼓槌。
不同病因導致的杵狀指,會導致甲床顏色的不同而改變。
如何初步自查?將兩手相同手指的指甲並在一起,看下中間是否有道縫隙。正常人會有一道縫隙,“杵狀指”患者則看不到這個縫隙。
建議杵狀指患者及時到醫院檢查“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