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相學,是通過觀察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質、舉止情態等方面的特徵來評判人的性和命運的學問。相學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最早約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的春秋之際。古代相學著作數不勝數,但大多數是相互轉抄,自成體系又較實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編》、《水鏡集》、《相理衡真》等。
古老的相學不只是包括看面相、手相,一樣也包括骨相。例如《麻衣神相》當中,不但注重對人的面、手進行觀察,同樣對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進行了研究。無論人的行走坐立,都能显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生活水平、家庭環境、六親關係以及身體健康。我們要了解一個人,通過觀察其臉部和手部,不能完全判斷一個人的品質如何,配合觀察骨相和行動,也能了解人的各種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和人的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