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怪異的山東藝術文化:五音戲

獨樹一幟的群眾藝術“聊齋俚曲”

  五音戲是山東區域的獨佔漢族戲曲的劇種,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它源自於山東省的章丘一代。五音戲是以唱腔優美悅耳、語言生動有趣的姓氏撒播着。或許許多人都不知道稀奇領會這種山東的五音戲文化。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都會文化的角度一起來領會一下五音戲吧!

怪異的山東藝術文化:五音戲

  五音戲的藝術特色
  五音戲演出時一樣平常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轉變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伸,后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樸,適於抒發多種情緒。五音戲的劇詞,生涯氣息、鄉土色彩粘稠,群眾詞彙厚實,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演出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涯,后經生長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厚實。

獨具特色的藝術曲藝“呂劇”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頗為厚實,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於显示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涯狀態,故生涯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賅,深得一方國民喜歡。其中,《王小趕腳》在戲迷中頗簽字氣,但大多數人知道的是呂劇《王小趕腳》,這部戲甚至被以為是呂劇的開山之作。殊不知,《王小趕腳》原是五音戲的經典劇目,后被呂劇、評劇、豫劇等諸多戲種改編。

  五音戲的着名演員
  在五音戲的生長歷史中,早期的着名演員有鐵笛、荀興旺、曹然生、高桂芳(藝名“半碗蜜”)、李德興(藝名“跟柱子”)、王煥奎(藝名“自來喜”)等。之後,藝名“鮮櫻桃”的鄧洪山成為“五音戲”演出的集大成者。他的唱腔樸素簡約、柔和委婉,被國民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嚕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鄧洪山的演出細膩傳神,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等技巧堪稱戲曲演出一絕。20世紀30年月,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優美悅耳,唱片公司贈予他“五音泰斗”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命名。

  五音戲源於漢族民間,植根於漢族民間,早已成為撒播區域國民節假婚慶、自娛自樂不能缺少的藝術形式。社會、經濟、山東文化等方面的急劇轉變給五音戲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打擊,加之珍愛措施滯后和資金不足,這一劇種正面臨失傳的危險。2006年5月20日,五音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您可能也喜歡:
  充滿淳樸的重慶“土壤味”-梁山燈戲
  中國四台甫綉之湖南湘繡文化
  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兒
  不得不知的台灣文化幾大顯着特點

別具一格的陝北說書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