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的“傳奇”-藏戲
我們都知道,在西藏許多區域的生涯條件都是對照艱辛的,在艱辛的雪域高原環境里,他們不會因此而失去對於快樂的追求,在長時期的生產和勞動當中,締造了許多震撼心靈的歌舞。芒康弦子舞就是屬於西藏的舞蹈。那麼,人人對於這種舞種是否領會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都會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謎底吧!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則被譽為“能語言就能唱歌,會走路就會舞蹈的民族”。芒康弦子舞,藏語稱“蕃諧羌”,是盛行於西藏昌都芒康縣一帶的民間歌舞,被譽為茶馬古道上的“古道神韻”。它以弦子為伴奏樂器,每逢節日,人們相聚一處,追隨亦琴亦跳的領舞人,甩動長袖,蹁躚起舞。芒康弦子舞歷史悠久,演出系統完整,高原特色濃郁,是藏民族傳統文化中不能多得的瑰寶。2006年,芒康弦子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芒康弦子舞的來源
芒康弦子舞歷史悠久,據考證,唐朝時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歷史,但那時的弦子舞是以單一的拉唱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唐朝時期“茶馬古道”的開發給芒康弦子舞注入了創新和生長的生氣。伶俐的芒康人民在與其他民族和周邊區域的來往中,不停地吸收其他區域、民族的文化,不停地增色滋補,不停地生長創新,再與現在的歌舞相連繫,以悠揚的歌聲隨同着優美的舞蹈,又以生涯為題,人人創作,人人唱跳,人人加工,不停厚實和生長起來的獨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是群眾性的一種興趣和娛樂,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歷史長河中的至寶,被譽為“茶馬古道”上的“古道神韻”。
濃墨重彩的福建特色文化
芒康弦子舞的藝術特色
芒康弦子舞是以弦子為樂器,隨同着音樂,男女相聚一處,甩動長袖共舞翩躚。芒康弦子舞圓活、狂放而流通,有拖步、點步、轉身、晃袖、叉腰、顫步等動作,其中最大的特色為弦子拉唱、長袖飛翔,舞者隨着弦子樂曲晃動而發出陣陣顫聲,男子舞姿重在舞靴、抬腳显示豪邁,女子長袖突出舒展婉約之美。弦子舞的特點節奏明快,熱情曠達,語彙新穎,舞姿圓活,狂放流通,永遠沒有終點。
弦子多為讚美、祝酒、歡慶、告辭等內容,曲辭多元,形式多樣,舞姿多變。北京民間樂器博物館內包羅了各個民族的樂器,作為一種物質文化形態來展示,具有西藏特點的弦子也列入其中,隨着弦子生長,會拉奏的人也越來越多。
正如丁青熱巴一樣,熱巴是丁青的代表,而芒康是弦子的故土,弦子是芒康的手刺。芒康弦子舞那古樸、典雅、飄灑、悠揚而歡快的特點使人百看不厭。最主要的是,芒康弦子舞反映自己的生涯、抒發頭腦情緒、显示出的審雅觀和藝術情趣具有獨到之處,是西藏文化中繼續和生長下來的一個名貴文化遺產之一。現在芒康弦子舞已經成為寬大藏族群眾主要的娛樂方式,芒康十六個鄉(鎮)每逢佳節,都要開展以弦子舞為主的厚實多彩的文藝流動,這些流動厚實和活躍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涯,提高了群眾的文化素質,增強了他們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
您可能也喜歡:
廣東大戲文化的“活化石”-粵劇
古樸典雅的特色地方歌曲:潮州音樂
多姿多彩的龍江劇藝術文化
怪異的地方劇中“海域喇叭戲”
台灣文化發展的四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