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氣概迥異的台灣南管與北管

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

  台灣每一個都會都充滿了粘稠歷史氣息,他們的都會文化雖然不停生長和提高,然則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傳統文化的影子。台灣號稱戲曲之鄉,在台灣民間撒播着兩種氣概迥異的音樂:南管與北管。接下理由小編我為人人先容南管和北管的區別。

氣概迥異的台灣南管與北管

  南管
  南管是“南曲管弦樂”的簡稱。它原本是撒播於閩南泉州一帶的古代音樂,清代隨閩南移民傳入台灣,台民為把這種音樂與北方系統的音樂加以區別,特稱之為“南管”。使用的樂器主要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簫、笛和拍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拍板”(由五塊玄色檀板連組而成),謳歌者演唱時,按着拍板一個字一個字地拉長音調往下唱,歌詞字數不多,節奏舒緩,如涓涓流水,娓娓道來,正式演奏時分“指”(有詞的曲)、“曲”(有曲有詞)、“譜”(有譜無詞)三部門。樂音幽雅清麗,悠揚委婉,令人陶醉痴迷。

福建的文化遺產,你知道多少?

  南管樂起源於元末長江以南,是隨同着南方經濟文化的開拓生長而發生的一種民間音樂。相傳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適逢天子60華誕,清宮舉行萬壽盛典,四海樂師雲集京城,獻技獻藝。那時有位福建安溪籍的大學士叫李光地,想抵家鄉的南樂幽雅悅耳,別具情趣,必能博得皇上的歡心,於是他選拔了吳志、陳寧、傅延、洪松、李義等五位名師,進京獻藝。康熙聽后,果真“龍心大悅”,特賜號南管樂為“御前清曲”,並要犒賞五位樂師官職,可他們思鄉心切,無意為官,康熙只好賜他們為“御前清客”,賞彩傘、宮燈等榮寵之物,戀戀不舍地放他們回鄉。至今,台灣各地的南管社團在演出時,台上仍懸挂宮燈、插彩傘,以此為榮傲。

  原本,演奏南管的老例,琵琶師為首席。而現在南管樂演出,領銜的樂器卻往往是洞簫,洞簫師坐首席。聽說這一轉變也與康熙有關:康熙聽過南管樂后,異常親愛,情不自禁地拿起洞簫助興,加入合奏。自此,洞簫在南管樂中便身價倍增,被“提升”為領銜樂器了。南管樂傳入台灣后,很快在城鄉廣為撒播,融入台民的一樣平常生涯之中,成為寬大群眾閑暇之餘彈唱自娛、抒發情緒、怡神養性的民間藝術,並在民俗流動中佔有主要職位。每逢婚喪節慶或廟會祭典,由南管興趣者組成的業餘“子弟團”,必應邀加入演奏,不能或缺。台灣規復之初,全台有近百個民間南管整體,其中鹿港的“聚英社”,聽說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他們每晚在龍山寺排演,一日不輟。而1900年前後確立於台南的“南聲社”,則是現在在台灣曲藝最為精湛、組織最為完整的南管業餘演奏整體。他們曾遠赴東南亞、西歐各國演出,傳揚中華文化,受到熱烈迎接。

  你可能也會喜歡: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獨具特色的“南國奇葩”-潮劇
  獨具特色的樺樹皮製作身手文化
  怪異的地方劇中“海域喇叭戲”

昆明曲劇:雲南人民的“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