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廈門戲曲音樂的一朵奇葩“高甲戲”

唱腔獨特的河北絲弦文化

  廈門是一座文藝氣息粘稠的都會,人們的生涯節奏緩慢而慵懶,正由於節奏的緩慢,生長沒那麼迅速,反而保留着大部門的歷史事迹和古老文化。其中就有奇葩的“高甲戲”,那麼,就隨着小編一起領會廈門文化里的“高甲戲”吧!

廈門戲曲音樂的一朵奇葩“高甲戲”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買辦”、“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盛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演出武打手藝的化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佈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區域和台灣省,還撒播到華僑棲身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齣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泰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門是吸收梨園戲的,另有一些是藝人憑證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厥後又先後增添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襲擊樂器及其襲擊方式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差異。丑旦戲或輕鬆排場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后,1951年確立泉州民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1954年加入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曲起源
  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妝遊行,隨後泛起專演宋江故事的業餘戲班,時稱“宋江戲”。清中期,“宋江戲”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戲、宮廷戲、丑旦戲等,內容及演出藝術逐漸厚實,成為“合興戲”。至清末,“合興戲”又吸收京劇、崑劇、傀儡戲的精髓,走向專業化組織形式,並上演連台本戲,形成了有自己的氣概和厚實多彩的傳統的地方劇種。

河北地方戲曲的奇葩:河北梆子

  高甲戲的劇目多數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異劇目,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角色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其演出具有粘稠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涯氣息,尤其丑角演出更具特色。

  宋江戲源於古代閩南民間的妝扮故事,據萬曆年間泉州府履歷陳懋仁《泉南雜誌》紀錄:“迎神賽會,莫盛於泉。游閑子弟,每遇神聖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台案,索以綺繪、周翼扶欄,置幾於中,加幔於上,而以姣童妝扮故事……”。清末明初,閩南民間盛行化妝遊行,尤以泉州為盛。

  村民每逢喜慶吉日或迎神賽會,便裝扮梁山英雄,配以南鑼、南鼓和民間“紅甲吹”、“十音”之類的曲調,遊行於村鎮,間或在廣場上排成“蝴蝶陣”、“長蛇陣”等種種帶有故事性的演出,深受村民喜歡,於是便逐漸生長成由兒童組成的業餘戲班,演出節目仍為宋江故事,群眾稱為“宋江仔”。繼之泛起了由成人組成的專業戲班,時稱“宋江戲”。

  據老藝人陳坪司(1884-1956)說,聽其師父輩輩相傳,宋江戲清初就已存在。那時從他口中紀錄了幾首久已失傳的曲牌,如《論臣職》、《安可義》、《拿殺》、《馬敵將》等這些南音,亦非民歌,唱腔咬字,均帶“官音”(即帶有粘稠閩南語腔的通俗話)。

  “宋江戲”以武打見長,初期套數多接納民間的“殺獅”,配以大鑼大鼓,一群由藝人裝扮的武士,手執武器與演員裝扮的雄獅格鬥。現在高甲戲里的“冷煎盤”、“大碰場”、“鳳尾擺”、“老鼠槍”等武打科套仍保留“殺獅”的傳統。同時吸收不少提線木偶的演出動作,俗稱“傀儡打”。“宋江戲”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李逵大鬧忠義堂》、《宋江殺惜》、《武松殺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

  可能你也喜歡:
  獨具特色的廈門端午節龍舟賽
  “多才多藝”的廈門功夫茶文化
  人們喜聞樂見的劇種“河北評劇”
  河北漢族地方戲之一的哈哈腔

磚塔衚衕,北京最古老的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