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具有歷史價值及魅力的湯陰跑帷子

漢民族音樂遺產中的經典:板頭曲

  湯陰是一個歷史悠久、民俗質樸,繁衍出了許多民間藝術奇葩的古鎮。湯陰縣馳名中外,不僅是由於它歷史悠久更由於它怪異的人文環境和藝術價值。跑帷子是湯陰的一種古老舞蹈。它撒播千年受到人們的喜歡。那麼你知道它的歷史價值及文化魅力嗎?下面的河南文化為你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具有歷史價值及魅力的湯陰跑帷子

  跑帷子也叫帷子舞,有着多種傳說。有說武王伐紂滅了趙公明,雲霄,瓊霄、碧霄三姐妹誓為哥哥報仇,在湯陰支村四周四十五里廣潤陂演習戎馬,計擺黃河陣。雖然報仇未果而喪命,但她們的英雄壯舉感動了落難士兵,感動了當地群眾,於是紛紛舉起當地盛產的蘆葦,排隊演練黃河陣、八字陣、忠字陣、孝字陣、義字陣等陣式,在村裡修建了“三霞宮”(人稱三老奶廟),以紀念三姐妹。每年陰曆二月初十廟會,用跑帷子祭祀她們的神靈。有說春秋時期,齊桓公娶衛女為妾。衛女伶俐善良,隨軍作戰,侍奉帳前,深得桓公喜歡。她愛兵惜將,視如兄弟,深得戰士戀慕。厥後她積勞成疾,病逝在湯陰西隆化村。悲痛欲絕的將士們,擂起戰鼓,挑起衣衫,鎧甲做幡,招魂盟誓,紀念衛女。陣容浩蕩,威震軍營。久而久之,演繹成一種古老而怪異的大型民間舞蹈。不僅壯軍威鼓士氣,而且具有娛樂鑒賞性。它始於或殷商或春秋,成形於秦漢,盛行於宋、元、明、清和民國初年,一直延續至今。

  歷史起源
  帷子舞是從古代戰爭中演變而來,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據傳跑帷子是春秋戰國時代將士為紀念齊桓公的愛妃長衛女而舉行的祭祀流動,這一王室祭祀流動繼而演變為模擬行兵布陣的娛樂流動,後生長為寬泛的鄉民求神拜廟、歡慶節日的娛樂性流動。

樸素的鄉土風味的河南墜子

  帷子舞與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陣式、道具、配樂等都另具匠心,有着怪異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堪稱中原奇舞。湯陰歷史悠久,民俗質樸,繁衍出諸多民間藝術奇葩,跑帷子就是活躍在豫北區域的一種古老舞蹈。

  演出形式
  幃子舞具有古代戰爭和民間祭祀流動的雙重特點,幃子舞是一種怪異的整體型、廣場型的民間傳統舞蹈,近200名舞者根據《易經》中的八卦陣法不停變換出100多種陣勢,氣焰磅礴。每次舞蹈時,帷子手們踏着鼓點屈膝、微蹲作小步跑,富有節奏感地往返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綵帶銅鈴就哆嗦一下,發出嘩嘩的響聲。

  文化現狀
  跑帷子流動具有粘稠的民族文化色彩。舞前,“龍頭”開道,舞后,“鳳尾”了卻,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鸞翔鳳翥”、“龍鳳呈祥”不約而同。2000年來,河南省湯陰縣加大了對幃子舞的珍愛力度,據悉,幃子舞於2008年2月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跑帷子僅存於河南省湯陰縣古賢、白營兩個鄉。當地群眾每逢陰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農閑時期,都要自製幃子演出幃子舞。

  據當地人先容,古賢村演出帷子舞的藝人大多都是老人,最年輕的也都近四十歲了,演出者照樣以當地的村民為主,照樣靠種地養家,演出帷子舞都是在農閑時,現在年輕人很少有學習的了。

  你可能也喜歡: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周全剖析:重慶碼頭文化
  重慶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八版鑼鼓
  歷史悠久的重慶秀山花燈文化

湖南藝術的一朵奇葩“桂陽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