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掛錢當中的“奇葩”-蘭西掛錢
湖南有着多種戲曲演出形式,而湘劇也是其中之一,湘劇主要盛行於長沙、湘潭等地。湘劇文化也一直是湖南甚至天下人民的喜歡,新中國確立后,眾多的湘劇曲目對現代戲影響很大。下面的湖南文化帶你走進湖南的湘劇文化,一起來領會一下吧。
“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國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明代成化年間,長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的生長,促進了戲曲演出的繁榮。外來的戲曲在耐久的演出流動中,與本區域漢族民間藝術、地方語言慎密連繫,逐漸形成了這一包羅“高”(高腔)、“低”(低牌子)、“昆”(崑曲)、“亂”(亂彈)四高聲腔,唱白用中州韻、富有內陸特色的劇種。
高腔源於弋陽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人徐渭的《南詞敘錄》已有關於弋陽腔在“兩京、湖南、閩、廣用之”的紀錄。弋陽腔在傳人長沙之後,經“錯用鄉語”、“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鑼腔等地方音樂,從而在弋陽腔滾唱基礎上衍釀成湘劇高腔。從《精忠傳》等古老的連台本戲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形看,後者的發生年月約與前者同。
崑曲傳入長沙時間稍晚,憑證“長沙老郎廟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崑曲的長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後確立。作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間的江賓谷所作的《瀟湘聽雨錄》卷三,曾紀錄湖南布政使楊廷璋陛見時,政界公餞,曾演出崑曲《三多》。這一時期當是崑曲傳入長沙的時間。高、昆同台演出,直接影響到高腔音樂和演出藝術的生長,使之從着重大鑼大鼓的武戲,變為也唱小鑼小鼓的文戲。昔時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趕齋潑粥》、《狩獵回書》等高腔戲,也曾經吸收了崑曲演出中許多優美、細膩的做工和舞蹈,在那時也曾名噪一時。至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年),崑曲逐漸衰落,並退出湘劇舞台。光緒三十一年,長沙人恭弘=叶 恭弘德輝在《和檜門觀劇詩》中有“崑山近又無人會,那解尋源白石翁”句,說明那時崑曲在湘劇中的處境。
山西佛教音樂代表:五台山佛樂文化
亂彈又叫做“南北路”。其來路尚無定論,但湘劇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永生樂》、《偷雞》等一類劇目,並將其曲調稱為“安慶調”,其他屬於安慶“花部”的《水淹七軍》、《龍虎鬥》、《路遙知馬力》、《王祥弔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徽班源於秦腔的《如意鈎》、《鎖雲囊》,厥後也傳到湘劇班。此外,湘劇還從漢劇中吸收了《酒毒楊勇》等劇目,可見湘劇的早期起源與徽劇、漢劇都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南北路聲腔的傳入,在湘劇舞台上最先泛起了高、亂合演的劇目,如《金丸記》中《盤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亂彈腔。由於高、亂同台,得以相互借鑒,而且相互促進:高腔吸收了亂彈所長的做工和武打;亂彈則受高腔滾唱的影響,生長了長段流水,如《斬李廣》中連唱四十八個“再不能”,《程濟趕車》中連唱二十四個“可憐主”等,使湘劇的唱腔和演出藝術又前進一步。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京劇流入長沙。四年後,又有十八個京劇藝人在長沙加入湘劇班並同台演出,湘劇藝人又向京劇學習難度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劇的一些花腔。
綜上,湘劇起源於明代,至清朝中恭弘=叶 恭弘已逐漸形成為多聲腔的劇種,又歷經轉變而形成以高腔和亂彈為主要聲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間大多以唱高腔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間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崑曲為主的大普慶班,瀏陽、醴陵一帶則泛起由九人組成的“案堂班”(見乾隆《醴陵縣誌》“習慣”條)。那時。長沙、湘潭已經修建老郎廟,並於乾隆末年設九麟科班。道光年間確立以亂彈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緒年間,班社蓬勃興起,至宣統元年(1909),長沙城內有仁和、慶華、春台、仁壽、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慶和等班,瀏陽有清勝班,寧鄉、益陽有大觀班和福林班,至開國前夕,湖南全省湘劇班社達二十一個,藝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間起,至開國前夕,所確立的科班達二十八個,開科六十多期,漫衍於長沙、湘潭、瀏陽、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後期起科的五雲科班開科最長,履曆數十年,培育藝人四百多名。厥後較有影響的有三元、華興等科班。1920年後設立的福祿、九如、福喜等坤班,是專門培育女藝人的組織,開科長達十餘年。
湘劇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有劇目千餘個,內容厚實:有來自北雜劇的劇目,如《單刀會》、《誅雄虎》、《回回指路》等;有來自早期弋陽腔的劇目,如《目連傳》等;有來自弋陽腔和青陽腔的劇目,如《琵琶記》、《白兔記》、《金印記》等;另有大量《三國》、《水滸》、《楊家將》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劇目。經演出實踐的消長更迭,現有傳統劇目六百八十二個,其中彈腔劇目有五百個以上,高腔劇目近一百個,低牌子劇目保留在連台大本戲中的有二百多折,但自力單出的則為數不多,崑腔及雜曲小調劇目亦少。
你可能也喜歡:
質樸的鄉土風味的河南墜子
漢民族音樂遺產中的經典:板頭曲
具有歷史價值及魅力的湯陰跑帷子
河南河洛大鼓曾經的絢爛與泉源
獨具山西特色的山西晉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