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黑龍江掛錢當中的“奇葩”-蘭西掛錢

山西佛教音樂代表:五台山佛樂文化

  每個地方都有着自己怪異的文化,而說到剪紙就要說一下黑龍江的傳統手工藝品蘭西掛錢了。它最早是由民間老藝人——李一剪建立的,是寄託着勞悅耳民對美妙生涯的憧憬和質樸的審美情趣。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黑龍江文化吧!

蘭西掛錢

  蘭西掛錢,是剪紙藝術中的一個自力藝術形式,已被黑龍江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掛錢是東北民俗剪紙中一種特殊品類。已往,大戶人家過年時為显示自家富貴,常把大錢串起來掛在家裡;而窮人為表達自己對富足的憧憬,也把紙剪成大錢掛出來。

  隨着時代生長,紙制大錢演釀成了優美民間工藝品,用於珍藏或者裝修衡宇及社會流動,作為藝術品粉飾,另具匠心。

獨具山西特色的山西晉劇

  降生於清朝末年的蘭西掛錢古樸而文雅,婉約而壯麗。主要有兩種工藝:鏤剪掛錢,接納摺疊法,用剪子剪,五張為一套;鏤鑿掛錢,用型刀一次可鑿一百到一百五十張,多用於春節張貼。

  多年來,蘭西掛錢在創作實踐中除了沿用諧音、寓意、象徵手法外,又以新的物象為比喻,接納多變的構圖、造型方式、多角度、大視野的显示手法,反映社會生涯,吸收差異民族民間的文化元素,將文學、繪畫等藝術特色,融合於剪紙掛錢之中,組成了它特有的習慣面目。宮燈形剪紙、花瓶形剪紙、武松打虎、西遊記、東北二人轉,全新的掛錢显示形式和更為寬泛的創作內容,賦予了掛錢以無限的生命力。

  蘭西掛錢的幅面除了16開、32開之外,尚有差異結構的8開、4開、對開和條幅形式。除了單幅掛錢之外,尚有門面、壁掛、簾掛、排掛、組畫、對聯、連環、雙層、立體等形式。在掛錢外廓形態上突破了傳統結構形式,如梁義的“五穀豐登”,接納蔬菜形狀作外廓;許華的“松鶴延年”,接納宮燈的外廓作形狀;李翠微的“富”字掛錢、劉元生的“喜”字掛錢,都接納了漢字形體作掛錢的形狀。工藝也生長到剪接拼貼法、香燒嵌法、硬幣壓模法、手工紡織法、麻布刺繡等等。掛錢纓絡(穗頭)造形,締造性地一改倒箭頭式纓絡,為多變的、象徵性較強的、調治是非灰節奏作用的纓絡,如魚形、穗形、鳳尾形等,給人一種跳動、蕭灑的華貴美感。

  從上世紀90年月初至今,蘭西掛錢已形成了500餘人的創作群體和縣、鄉、村、屯四位一體的創作網絡。其中,創作主幹40多人,創作出剪紙藝術作品1300多種,他們創作的近千幅掛錢作品曾先後在哈爾濱、北京等地舉行大規模的專題展覽,多次代表黑龍江省加入首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民間工藝品展覽等,有170多幅作品被國家珍藏,部門作品赴日本、美國、南韓等地展出展銷。

  群體帶頭人孫福生被國家公以為我國研究掛錢第一人。他編輯出書的《中國掛錢圖集》一書,成為中國關於掛錢藝術研究的第一本專着。蘭西也因此被評為“天下民間藝術之鄉”。

  您可能還喜歡:
  中國四台甫綉之湖南湘繡文化
  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兒
  不得不知的台灣文化幾大顯着特點
  台灣土生土長的劇中“歌仔戲”

山西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