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湖南民間傳說:劉海砍樵的傳說文化

源遠流長的湖南皮影戲文化

  劉海砍樵是先由傳說最先盛行,然後被多才多藝的湖南人民改編成為花鼓戲,他的傳唱度異常的高,劉海砍砍樵傳說在北宋就已有撒播,它連繫了宗教及天下古典音樂最終被天下人民所熟知。本期的湖南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劉海砍樵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劉海砍樵

  劉海砍樵傳說降生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在武陵區(原常德市)、鼎城區(原常德縣)廣為撒播。劉海砍樵傳說中的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主題頭腦起勁,有感人的細節形貌,有人物的心裏描繪,有完整的結構,堪稱湖南民間口頭文學珍品,代表了湖南民間口頭文學的最高水平。2006年,劉海砍樵傳說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有關資料显示,劉海砍樵傳說的成型與北宋時玄門北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劉海蟾有關。《列仙全卷》卷七載:“劉玄英,號海蟾子,初名操。”宋代李石所着《續博物志》卷二紀錄:“海蟾子,姓劉名昭遠。”清代瞿灝《通俗編》(《叢書集成新編》)卷一紀錄:“劉玄英,號海蟾子……今俗呼劉海。”由此可見,劉海戲蟾乃劉海蟾之謠傳。

  劉海蟾是否到過常德,無考。但其第五代學生,南宋時的羽士白玉蟾不僅到過常德,而且在常德生涯過一段時間。明《嘉靖常德府志》紀錄:白玉蟾“嘗息靜於報恩觀,夏月間,池內蛙聲聒噪,畫瓦符投入,蛙竟繞池而不敢入。”白玉蟾為宣傳玄門,在內陸人狐相戀的傳說中,增添了玄門的內容。

  明、清兩朝,常德劉海砍樵傳說繼續生長和撒播,到清代中恭弘=叶 恭弘,已形成了現在撒播的劉海砍樵傳說的主要版本,它與當地的宗教文化、農耕文化、市民文化融會一起,深受人們的喜歡。那時的常德已成為天下主要的物資集散地,都會住民大量增添,多種多樣的戲曲、演出說唱藝術、民間故事傳說在常德生根着花,趨於成熟。在劉海砍樵傳說中,有了心理形貌、細節形貌以及笑劇因素和大團圓下場,結構日臻完善,人物形象日臻豐滿,成為湖南民間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深度挖掘湖北大鼓文化

  劉海砍樵傳說
  19世紀末,劉海砍樵傳說經民間藝人改編成花鼓戲《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先後在洞庭湖區甚至全省各地廣為撒播。1978年,花鼓戲《劉海砍樵》由北京影戲製片廠攝製成彩色戲曲藝術片;1984年與198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前後兩次演唱《劉海砍樵》片斷,使《劉海砍樵》在天下發生普遍影響。1983年,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應邀赴美國演出《劉海戲金蟾》,劉海砍樵傳說撒播到了外洋。

  劉海砍樵傳說
  “家住常德武陵境,絲瓜井畔劉家門”。這是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中劉海的兩句唱詞。常德劉海砍樵傳說有着眾多版本,其內容也有着一定的差異。在武陵區撒播最廣、影響最大的劉海砍樵傳說版本是:古時刻,常德城武陵區絲瓜井旁,住着劉海母子倆。劉母因忖量亡夫,哭瞎了眼睛。劉海異常勤勞孝順,天天上山砍柴,伺候老母。在劉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帶,住着一隻多年修鍊的狐狸精,她煉成寶珠一顆,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

  此時她已成半仙,若再修鍊幾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異常佩服劉海的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執意要嫁給劉海。然則憨厚質樸的劉海,怕牽連胡秀英受苦,幾番謝絕,后見胡秀英一片至心,才准許與胡秀英娶親。回抵家后,劉海告訴母親,母親也很喜歡,贊成了他們的親事。劉海於是去位於城中央的雞鵝巷置辦器械娶親。

  雞鵝巷旁邊有個小廟,廟裡有十八個羅漢。其中十羅漢帶着一群學生(金蟾)也在黑暗修鍊。他煉得一串款項,也已成半仙,如能獲得胡秀英的寶珠,就能馬上成仙升天。十羅漢見胡秀英和劉海結婚,遂起了歹心,他率領學生搶走了胡秀英的寶珠。胡秀英失去寶珠就會現出真相,無奈之下只好把真相告訴了劉海。劉海知道后,沒有怪胡秀英,他拿起身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羅漢,最終在斧頭神和胡秀英眾姐妹的輔助下,劉海打敗了十羅漢,拿到了寶珠,往後和妻子過着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涯。

  常德劉海砍樵的傳說在北宋時已經成型,至清代中恭弘=叶 恭弘已形成了今天撒播的劉海砍樵傳說的主要版本。今天在常德還能找到傳說中的絲瓜井,然則現井口石板風化剝落,井壁石磚殘缺破損,井口周圍雜草叢生。傳說中劉海大戰十羅漢的“劉海廟”也早已損毀。

  劉海砍樵傳說中主人公樵夫劉海和狐仙胡秀英身上勤勞、善良、質樸、孝順的美德和不懼邪惡,勇於鬥爭的精神,不僅是常德本土德文化的主要組成部門,也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組成部門。劉海砍樵傳說已經撒播了近千年,經由民眾的整體性再創作,已日趨完善,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具備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你可能也喜歡:
  獨具特色的山東柳子戲文化
  詳解:山東柳子戲的學術價值與使用價值
  時代意義深遠的湖北漢川善書文化
  你所不知的陝西老腔皮影文化

唱腔獨特的湖北評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