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別具風情的撫順地秧歌

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潮州音樂

  在廣場舞未大熱之前,稱霸舞林的就是昔日的“扭秧歌”,“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簡樸而隨性的節奏,左右搖晃的身軀,迷人的舞姿。那麼,你知道撫順地秧歌嗎?就隨着小編一起領會遼寧文化吧!

別具風情的撫順地秧歌

  撫順地秧歌,是一種形成年月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粘稠的中華民族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撒播在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市。

  簡介
  撫順地秧歌,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月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極為濃郁的民間舞蹈形式。撫順地秧歌主要盛行在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撫順市是滿族的田園、清王朝的發祥地。清王朝統一天下后,東北區域較為清閑,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停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演出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

  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着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中的紀錄,唐代已著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服裝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種種生涯和狩獵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演出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鬥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發生涯,也有的系模擬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

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的彩調

  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厚實、剛勁豁達,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涯和八旗戰鬥生涯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襲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區域撒播,深得群眾喜歡。據1986年觀察,那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流動,然而現在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晰的只有4個秧歌隊。

  種類
  撫順滿族地秧歌主要分兩種,一種源於河北,有關於內移民傳入的地秧歌;另一方面源自於滿族傳統民間舞蹈,經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滿族地秧歌,又稱“太平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撒播至今。據專家考證,滿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裝扮,不僅僅是滿族生涯方式的體現,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藝術體現。

  歷史溯源
  撫順滿族地秧歌,即撫順滿族秧歌,是在撫順所屬各縣區撒播的一種滿族民間舞蹈。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撒播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着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中的紀錄,唐代已著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自明末努爾哈赤在撫順境內崛起,到“滿洲”族形成,滿族人繼續了由其祖先女真人時期撒播下來的民間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間漢人楊賓在東北生涯過一段時間,著有《柳邊紀略》。《柳邊紀略》(卷三·十五)中紀錄了那時“柳條邊”(含撫順區域)撒播的“莽式舞”的舞蹈動作和演出形式:“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曰莽勢。”

  清王朝統一天下后,東北區域較為清閑,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停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演出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邊紀略》、《奉天通志》等多有對滿族秧歌的詳細形貌。

  可能你也喜歡:
  口耳相傳的劉三姐歌謠
  淺談中國四台甫綉之一的粵綉
  傳承百年的古漁雁民間故事
  清點:福建歷史文假名人都有哪些?

芒康弦子舞——茶馬古道上的“古道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