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細膩婉約而又剛柔並濟桂劇

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的搏克

  中國文化博大精湛,不管是歷史遺迹,照樣傳統民俗文化,就是在物質精神文明就有許多。而其中戲曲更是國學之一。
  那麼,你是否領會廣西文化中的桂劇是怎樣的呢?一起隨小編去看看吧!

桂劇

  桂劇是廣西的主要劇種之一,廣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俗稱桂戲或桂班戲,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劇種,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躍,藉助面部神色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涯氣息的演脫手法塑造人物。縱然是武戲,也多是文做。盛行於桂林、柳州、河池、南寧等市和梧州北部區域說“官話”的城鄉,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歡。

  桂劇是在清代嘉慶年間,湖南祁劇傳入桂林后,經由一段時期的語言轉變,才漸演變為桂劇。其存在歷史也許有二百年左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月,因着名戲劇家歐陽予倩創作、改編、新編桂劇《梁紅玉》、《打金枝》、《斷橋》等,而成為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

  桂劇劇目相當厚實,有“巨細本雜八百出”之說。由於它的發生和生長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都有着親熱的血緣關係,以是它的劇目多與皮黃系統的兄弟劇種相似。

  桂劇吸收祁劇、京劇、崑曲等劇種的聲腔和演出藝術,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細膩、做工傳神見長。桂劇的聲腔音樂屬皮黃系統的板腔體,以彈腔為主體,兼有高腔、崑腔、吹腔及雜腔小調等。彈腔,分南路(二黃)和北路(西皮)兩大系,其反調形式“陰皮”和“背弓”又都自成系統。

迷人的蒙古風情—鄂爾多斯婚禮

  北路高亢雄壯,南路委婉低落;陰皮略帶凄婉悱惻,背弓則長於显示悲壯凄切的情緒。高腔,源於弋陽腔,是一種由曲牌綴合組成的曲牌體,曲調高亢、悲壯,其演唱特點是僅用鑼鼓伴奏和人聲幫腔,不用管弦樂器。

  崑腔,即崑曲,曲調委婉低回,格律對照嚴酷。吹腔,即安春調或安慶調,男女差異腔,男腔正經、瀟洒,女腔流利、活躍;用笛子伴奏,以唱為主,唱念連繫,曲調詼諧、輕快,多插入彈腔使用。

  桂劇用桂林方言演唱,聲調優美,抑揚有致。演出質樸細膩,唱腔委婉悅耳、清亮明亮,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桂劇在演出上着重做工,即便武戲也多是文做,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涯氣息的演脫手法塑造人物。

  桂劇的伴奏樂隊分為文場、武場。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嗩吶、唧吶(即海笛)等,兼配部門中、低音樂器;後者使用脆鼓(板鼓)、戰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搖子)、大鑼、大鈸、小鑼、小鈸、雲鑼、星子、碰鈴等等。這些樂器在音色上各有特色,是桂劇各聲腔音樂的主要組成部門。

  你可能也喜歡:
  惟妙惟肖的山東棗梆文化
  山東曲藝文化的奇葩“萊蕪梆子”
  獨具河南特色的豫劇文化
  你所不知的山東齊魯文化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