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戲劇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在未被都會文化所侵蝕到農村還撒播着中國古老的戲劇文化,而海城喇叭戲則是其中一種,它在遼寧省的海城十分火熱的小劇種。那麼,你想深入領會海城的戲劇文化嗎?就隨着小編一起領會遼寧文化吧!
海城喇叭戲普遍撒播於遼寧省海城一帶的漢族地方小戲劇種。早期的民間藝人,因受條件的限制,僅頭戴一頂圓氈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帶以飾演戲中種種人物,因此又稱“大布衫子”戲。由於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嗩吶在當地俗名“喇叭”,故稱“喇叭戲”。
2008年,海城喇叭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海城喇叭戲起源於遼寧海域區域,至今約有300年歷史。清初海城牛庄鎮,號稱牛埠,是東北最大的商貿口岸。到了雍、乾年間,外省商號大量湧入,店伙大多由原地招來,他們帶來的家鄉小戲先後傳入內陸秧歌會中,在秧歌會中由於用海城方音演出,又統一用秧歌隊的瑣吶(俗稱喇叭)伴奏,這一小劇種日漸壯大,形成了遼寧最早的地方民間劇種海城喇叭戲。
海城喇叭戲源於當地秧歌。明代,海城區域秧歌已盛行,它的演出形式與內容相當厚實,普遍包羅了當地漢族民歌、小調、樂曲和舞蹈,為海城喇叭戲的形成準備了條件。據《海城縣誌》紀錄:海城牛庄在明代中恭弘=叶 恭弘已是“西連津沽、南接齊魯,吳、楚、粵各省揚帆可至”的水旱通商大埠。清初,街道兩旁“幌桿林立,招牌迭掛”,成為遼南經濟重鎮。
隨着商業的繁榮,當地戲曲流動亦極為鬱勃,海城、牛庄幾處戲台經常演戲,以至到達“士婦奔走而觀之,自春徂秋無虛日”之盛況,使海城喇叭戲受到各方戲曲的熏陶與影響。至清嘉慶、道光年間,海城喇叭戲在劇目、聲腔、演出諸方面具備了一定程式,成為頗受當地群眾喜歡的民間小戲劇種。清光緒年間,高蹺在海城區域盛行,海城喇叭戲與高蹺同台演出,相互連繫,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海城喇叭戲以它情節的故事性,人物演出的形象性以及優美悅耳的音樂唱段,充實、厚實了高蹺的演出內容,增添了高蹺對人們的吸引力,而高蹺的娛樂性、群眾性、流動性,又增強了海城喇叭戲的影響,使海城喇叭戲在民間廣為撒播,延續至今,耐久不衰。
纏綿抒情而又清新明快的丁丁腔
1985年,遼寧省文化廳憑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關於地方劇種以盛行區域命名的通知》精神,命名為“海城喇叭戲”。
生長
開國后,海城喇叭戲的某些新編劇目,在舞台演出時,有專業職員舉行舞美、化妝、燈光設計,運用影片、紗幕、穿幕、彩色燈光等諸種手段,虛實連繫,突齣劇情主題,使演出的演出情景融會,真實可信。但在蹺上流動演出時,則與早年傳統劇目演出的情形略同。
唱腔氣概
海城喇叭戲,以當地漢族民歌為基礎,吸收江西弋陽腔、山東柳腔等外來聲腔,兼收並蓄,形成了諸腔雜陳的民間喇叭戲聲腔系統。音樂曲調歡快優美,清新流通,跌宕升沉,火爆高亢,節奏性強,適於載歌載舞。海城喇叭戲的角色分生、旦、丑三行,在此三行中又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海城喇叭戲的演出由於早期同秧歌,后與高蹺連繫,從而溶兩種藝術為一體,其中“蹺功”、“手絹功”、“扇子功”等被巧妙地融合在海城喇叭戲的演出之中,形成了蹺戲連繫的怪異藝術演出形式,富有濃郁的地方氣概及質樸的鄉土氣息。
角色
海城喇叭戲的角色,大致為生、旦、丑三行。因其劇目大多反映底層勞悅耳民的生涯,故在上述三行中,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藝人除必備唱、做、念、打四種演出功夫和口、手、眼、身、步五種基本手藝方式外,尚須練就蹺功和亮相兩種基本功。
民間喇叭戲藝人均善踩高蹺,雖不要象高蹺藝人那樣在蹺上扭、浪、逗、耍翻、騰、跌、匍等特技,但也需要練出走、跑、站、擺、扭等過硬手段,由於海城喇叭戲演出特徵是動作的節奏性、舞蹈性極強,一舉一動鑼鼓控制,举手投足以襲擊樂相配合練就显示種種人物,種種姿態的亮相,實為海城喇叭戲演出的特殊功力。
劇目
海城喇叭戲的傳統劇目,多為反映社會下層勞悅耳民生涯的“三小戲”(即以小旦、小生、小丑為主的小戲),其中,部門的系憑證當地民間傳說、故事編成的。如(茨兒山)或《大茨兒山》、神州會(亦名《張山趕會》)、《摔鏡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缽》、《梁祝下山》、《雙拐》等。
另一部門由取材於元明傳奇及其劇種,但又擷取其間與勞悅耳民生涯有關的一折,如從“弋陽腔”(也叫義腔)目蓮戲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媽罵雞)改編的(王婆罵雞);從明代傳來“缽中蓮”里采其“補缸”一折,生長為(鋸大缸)(亦名“白草山”);從山西梆子《牧羊記》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整理為《小放牛》,劇情具有情節簡樸、詞語質樸、通俗易懂的特點,雅俗共賞,為當地人所喜聞樂見。
經專家在海城區域挖掘,整理、改編《王婆罵雞》、《打棗》、《梁賽金擀麵》等海城喇叭戲傳統劇目22部,創作新編劇目《誇莊稼》、《會親家》、《偷驢》等24部。《王婆罵雞》、《誇媳婦》等戲在省、市文藝刊物揭曉,並在省、市、縣廣播電台錄音播放,《梁祝下山》被選入《中國民歌選》。着名藝人有海城耿庄鎮藝人高德震等。
可能你也喜歡:
藏戲——西藏文化的“活化石”
獨具魅力的西藏衣飾文化
魅力彌久的山南昌果卓舞
雪域高原上的奇葩丁青熱巴
漢族民間美術——澳門神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