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儺戲活化石—關索戲

最具聲譽的菜式:北京烤鴨

  雲南地處西南方,由多個民族交匯,整個都會文化出現多元化的態勢,其中有這麼一門特殊的劇種是只存在於雲南的,它被稱為古老儺戲的活化石,那就是關索戲這一種帶有祭祀色彩的戲劇,下面就一起看看關索戲都是怎麼樣的。

關索戲

  撒播在澄江縣陽宗小屯村的關索劇屬於儺戲局限,以傳說中的蜀漢上將關索的名字命名,何時形成無確切資料。關索劇的演出以鎮災祈禱人畜平安為主要目的。迄今為止,關索劇的領牲詞尚有“十八上將封成神,珍愛人民得安寧”的詞句。

關索劇僅在每年祈神時演出(正月初二最先,十五日竣事),有嚴酷的季節性。開國前,面具、服裝損失,演出時斷時續。開國后,改造了只有祈神驅鬼逐疫才氣演出的習俗,較多地向自娛性戲劇流動轉變,並介入社會流動及藝術交流。

  關索劇所演的劇目,均以蜀漢一方為主要內容,早期有20多個劇本,70多齣戲,因年久失傳,現在演出的僅有24個。常演的有12個。關索劇的劇目都是藝人們父子相傳,雖有文字紀錄本,也對照粗拙。每個劇目唱多白少,唱詞為五、七、十字句名堂。

  關索劇不設舞台,多數在廣場上演出,演員戴上面具,穿上服裝,帶上刀槍把子等道具即可進場演出。行當有生、旦、凈三行,多以凈為主,角色以面具和衣飾區分。演出時全以襲擊樂的鼓點配合演出指揮唱腔升降。演出由小軍或馬童先登場,用道白簡要說明情景,隨即最先林林總總的翻騰演出動作,以吸引觀眾,繼而劇中主要角色依次上場。

北京傳統文化之四合院

  通過說、唱、打來显示戲劇情節,沒有嚴酷的牢固程式。其武打演出部門,近似武術性動作,有一定的套路。演員演出時,除隨手的刀、槍、劍、鞭等道具作演出外,一樣平常不用舞台陳設及裝置。演員在演出中還可以即興自由施展。

  關索劇音樂無管弦伴奏,旋律質樸,音樂氣概基本未受當地和其它外來藝術的影響。滇劇在雲南興起后,由藝人將部門唱腔曲挪用於關索劇,使兩種差異聲腔共居一體,但又保持着各自的個性特色。

  唱腔有兩支基本曲調,其一因系《戰長沙》一劇中關羽同黃忠手持大刀征戰時的唱腔,藝人稱為“大刀腔”。“大刀腔”節奏較自由,無顯著節奏紀律,上下句結構,上句落商下句落徵。上句起腔節奏字位較寬,下句起腔節奏字位較緊。音域為六度,曲調較為牢固,差異唱詞的樂段,旋律小有差異,藝人有時也憑證情形作行腔上的潤飾。

  另一支曲調因經常演唱十字句唱詞,故有“十字板”之稱,節奏較規整,上下句結構,上句落宮下句落徵,音域為八度。下句前半部門經由轉變,即形在“十字板”的變體。關索劇唱腔為單曲體結構形式,大部門劇目中的差異角色只用一個曲調演唱,劇中說白較少。

  少數劇目由於唱詞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之分,也將“大刀腔”和“十字板”用於統一劇目中差異角色或統一角色的差異唱段。使用樂器主要有大鈸、大鑼、大鼓、和小鈸,大鈸為領奏樂器。

  西南彝族中,稀奇是澄江一帶,早有關索英勇事迹在撒播,而且造為遺迹,立廟祭祀。完全和諸葛亮在這些區域受到的崇敬一模一樣。這些地方為了祭祀他們崇敬的關索,把他的故事演為戲劇以娛神,這是很合理的論斷。“關索戲”這個特殊的劇種的起源,就是云云。

  你可能也喜歡:
  氣息濃郁的雲南花燈劇
  昆明曲劇:雲南人民的“花燈”
  優美絕倫的雲南彝族衣飾文化
  茶香四溢的雲南壯族茶文化

獨具感染力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