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間吹打樂
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歷經近千年撒播至今,作為屈原的田園湖北的荊楚人士,為了紀念這位祖先則有着加倍特其餘習俗。西塞神舟會即是發生於悠久深摯的湖北文化土壤中。
西塞神舟會是黃石市西塞山羽士洑村民眾自覺自願組織加入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康健、益壽延年為焦點主題的端午節會流動,有着久遠的歷史。
西塞山區域位於長江中游,古屬吳頭楚尾,處於與大冶、陽新、浠水、蘄春四縣接壤的邊緣,左鄰鄂州,多種地方習俗文化交互影響。舊時這裏民俗會社流動繁多,其中以神舟會影響最大。
西塞神舟會即發生於云云悠久深摯的歷史文化土壤之中,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在歷代傳承歷程中,形成了嚴酷規整的程序內容和儀式要求。從每年陰曆的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40天里,主要有扎制神舟、唱大戲、祭祀、送神舟下水等流動,通過“送神舟”憑弔紀念屈原,為一方國民消災祈福。羽士用毛筆蘸雞血,先給舟體各個主要部位點光,最後為40位主神點光。龍舟經由點化,才可稱為“神舟”。
藝術瑰寶——粵劇南派武功
陰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宮,羽士和神舟會全體成員配合為神舟開路,由16名青壯小伙抬着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帶着龍舟沿江而下,東流入海。此時江上眾多漁船在船頭擺香設案、鞭炮齊鳴、繞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處的大堤上,有成千上萬的村民雙手合十、膜拜神舟,祈求神舟帶走疾病、帶走瘟疫、帶走災難,祈年祥瑞、一年幸福、一年安康。
神舟會是民眾自覺自願組織加入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康健、益壽延年為焦點主題的漢族傳統文化流動。神舟會藉助“送龍舟”這一形式,為一方國民消災祈福,是端午節俗中最壯觀的一種漢族民俗盛會,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
該流動規模遠大,群眾的自覺介入性強,具有深摯的群眾基礎,至今傳承不息,它集中、生動地表達了古代漢族民間端午習俗的許多內容,向我們展示了端午節俗的自然屬性,具有很名貴的文化生涯史價值。
西塞送龍舟的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一習俗,既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是當地民眾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的祈盼。“神舟”被送入江心,最終漂流入海。
西塞神舟會源於中國古老的端午習俗,其於紀念屈原外,另有延續數天唱大戲的娛樂流動和為民眾祈福消災的民俗內容,蘊含着厚實的民俗文化信息,在周圍各縣市的四方國民中有着深摯的群眾基礎。每至會期,除內陸人外,周邊大冶、陽新、鄂州、浠水、蘄春等地群眾紛紛前來趕會,加入人數逾萬,展示了傳統民俗的活力。
你可能也喜歡:
時代意義深遠的湖北漢川善書文化
湖北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宜昌絲竹
深度挖掘湖北大鼓文化
唱腔怪異的湖北評書文化
聞名海內外的廣東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