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貴州民間藝術的瑰寶:貴州花燈劇

久負盛名的貴州茅台酒文化

  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雖然看似地理條件不佳,然則依賴那不多的平地與水源孕育了自己的地方戲劇——黔劇、花燈劇、侗劇、布依戲等,其中花燈劇更是聲名在外,讓外出的遊子只要聽到熟悉的戲劇,就能想到那親愛的家。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貴州文化花燈劇吧!

花燈劇

  1、簡介
  貴州花燈劇在貴州省漢族區域和一些民族雜居區域撒播的花燈歌舞基礎上生長而成戲曲劇種。貴州民間花燈歌舞,歷史久遠,據清康熙至道光年間的地方誌紀錄,福泉、遵義、開陽等地那時已有花燈歌舞盛行,每於上元節,扎各式紙燈,由兒童作時新妝,踏歌和樂,謂之“鬧元宵”,或男妝唐二,女妝懶大嫂,手持巾、扇,雙雙起舞,稱為“跳花燈”。1915年《甕安縣誌·習慣篇》載“問以雜劇者”,說明至遲此時就已有花燈劇了。貴州花燈劇在省內有差其餘叫法: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檯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

  貴州花燈是貴州民間藝術中的瑰寶,也是貴州省群眾基礎最普遍的地方劇種。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樸,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涯和民間故事,有《賀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
  2、生長
  貴州民間花燈歌舞,歷史久遠,大致起源於唐宋之間,流行於明代、清代,許家壩、文家店、大河壩、大壩場、塘頭等花燈盛行。

  最初是“二人轉”,其中《門斗轉》、《鷹展翅》、《邊魚戲水》、《膝上栽花》和《蘇秦負劍》等舞蹈動作很有代表性,連歌帶舞,十分悅耳。

  明末清初生長到了三人進場,或一男二女,叫“雙鳳向陽”或“二男一女”叫“雙獅戲球”。也有的地方二男兩女叫“雙花燈”。

獨具特色的青海熬茶文化

  據清康熙至道光年間的地方誌紀錄,福泉、遵義、開陽等地那時已有花燈歌舞盛行,每於上元節,扎各式紙燈,由兒童作時新妝,踏歌和樂,謂之“鬧元宵”,或男妝唐二,女妝懶大嫂,手持巾、扇,雙雙起舞,稱為“跳花燈”。1915年《甕安縣誌·習慣篇》載“問以雜劇者”,說明至遲此時就已有花燈劇了。貴州花燈劇在省內有差其餘叫法: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檯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

  清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回籍,在家鄉羅家壩搭了一正規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戲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戲由此而得名。

  到清朝末年,因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已生長成為花燈戲——高台戲,這是花燈史上的一個大的飛躍。

  3、演身段
  多數取材於花燈舞蹈的動作,演出時手執摺扇和手帕,天真運用種種步法、手式,以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躍的藝術特色。其演出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摺扇與手帕為道具示意情緒。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岩鷹展翅等。

  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綉荷包”最為著名。貴州花燈戲在盛行歷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角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在显示情節描繪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檯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显示力加倍厚實。

  你可能也喜歡:
  極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間吹打樂
  悠久的傳統習俗西塞神舟會文化
  器樂藝術代表文體的宜昌絲竹
  興山三度音程的興山民歌

浙江戲曲文化的“奇葩”-松陽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