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瀋陽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瀋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

  瀋陽是歷史文假名城,給我過帶來了無可估量的價值。瀋陽的歷史悠久,都是靠當地的人民不停傳承才會有今天歷史文假名城的著稱。當地的菜也是物美價廉的,值得一試,有時機去瀋陽的話就要去瀋陽故宮、瀋陽植物園……這些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瀋陽文化,領會瀋陽的歷史文化吧。

瀋陽歷史文化

  瀋陽是著名遐邇的歷史文假名城。因地處古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瀋陽區域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瀋陽別名盛京或奉天。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1625年確立的后金遷都於此便更名為盛京。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瀋陽又名“奉天”。

  瀋陽共有三處天下文化遺產珍愛單元,是除北京之外中國天下文化遺產最多的都會。他們劃分是瀋陽故宮瀋陽北陵(昭陵)(瀋陽東陵(福陵)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製作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

  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珍愛單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修建群之一,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組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修建群。

  北陵公園(昭陵),是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是清代皇陵和現代園林完善連繫的遊覽勝地,面積3.32公頃。北陵建於1643年,北陵公園以其古老歷史、神秘皇陵和園林景觀,成為鑲嵌在沈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東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後葉赫納喇氏的陵基。

  東陵始建於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修建群。陵內有莊重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着名的108蹬台階,有方城、隆恩殿、器械配殿、大明樓、寶頂等修建。東陵的修建嚴謹,鐫刻細膩,體現了中國古代修建藝術的優異傳統和怪異氣概。

  作為歷史文假名城的瀋陽,種種宗教的確立和流傳,在客觀上極大地厚實了它自身文化的內質。在眾多的宗教中,玄門首當其沖最早來到瀋陽。在玄門的傳說中,東嶽大帝是掌管人世貧富貴賤,生老病死的仙人。自古以來,上至帝后王公,下至窮人國民,都要對它頂禮膜拜。

藝術流派紛呈的寧波越劇

  瀋陽的歷史

  一、后金遷都瀋陽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族興起。萬曆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定都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東南)。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攻佔遼陽、瀋陽,遷都於遼陽。

  天命十年(1625)春,努爾哈赤掉臂貝勒諸臣異議,決議遷都瀋陽。昔時陰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啟程,夜宿虎皮驛(今瀋陽蘇家屯十里河),翌日抵瀋陽。往後瀋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央。后金遷都瀋陽后,努爾哈赤便營造汗宮王府,修建與八旗貝勒共議國政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二、皇太極登位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死後,經由一番明爭冷戰,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繼續汗位。九月月朔,在代善等諸王貝勒和文武百官蜂擁下,皇太極在瀋陽皇宮大政殿舉行了盛大的登位大典,詔告天下,改明年為天聰元年,大赦國中死刑以下罪犯。

  為增強皇權,削弱諸王貝勒職位,天聰五年(1631),又仿明制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天聰八年(1634)四月,皇太極下令官名及城邑名改以滿語稱,瀋陽改為“謀克敦”(鬱勃之意),華文寫作“天眷盛京”。

  天聰十年(1636)四月五日,滿、蒙古族諸貝勒及漢族官員都擁戴皇太極“上尊號”,他欣然贊成,便於五月十五日率文武百官出德勝門(今瀋陽市大南門),前往天壇,將他“踐天子位,開國號為大清,改元為崇德元年”昭告天地,並築壇行受尊號禮,稱“寬溫仁聖天子”,史稱清太宗,開創了清王朝280多年的基業。

  猜你可能也喜歡:
  南京冬至習俗與傳統過法
  成都蜀繡的生長歷史與工藝特
  南京歷史文假名人都有哪些
  上海立夏習俗有哪些

蘊含吳語特色的寧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