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為盛大、最為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春節時代,江蘇區域的舊習俗中另有許多禁忌,諸如年頭一不動鉸剪,省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江蘇文化領會當地的更多習俗吧。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對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賀年等和天下一樣的習俗外,另有一些怪異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沏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家。
祭灶:男兒獻酌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念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家家用飴糖捏成元寶樣,稱糖元寶,不外用糖元寶祭灶神不是為了讓灶神長一口結實的牙齒,而是想把灶神的嘴巴黏住,不讓他在玉皇大帝眼前述職時打小講述。
還要用糯米粉裹豆沙餡為團,名謝灶團,然則祭時婦女不得加入。祭祀完畢把灶上神馬揭下,用竹編為轎和鐙,並備豆、草為秣馬焚送門外,余灰撒屋頂,然後撥火中未燼轎鐙取回納灶中,謂之接元寶,又馬料余者人有食之眼亮之說。
民間祭灶,源於昔人拜火習俗,古代祀祝融為火神,各地民間建有許多火神廟,古時祭灶稱“為老婦之祭也,盛於盆,尊於瓶”,后受儒道男尊女卑頭腦和陰陽理論的影響,民間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習俗。隨着灶的泛起,才泛起了灶神,厥後又人格化,納入了玄門的神靈譜系。
你所不知的澳門結婚禮儀
相傳漢時陰子方臘月做飯,見灶神現形,他家裡貧窮,只有黃羊,陰子方於是用黃羊祭祀,厥後陰子方富足起來,民間俗信其祭灶虔敬有回報,祖國民祭灶多用黃羊,加倍誠敬,宋以後灶神納入到玄門系統中,則改用素食祭灶。
祭灶時間民間有“官三、民四、蛋家五”的說法,祭灶的目的是通過灶神上天述職,祈求家庭平安、衣食有餘。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接灶神回家,有的地方是除夕夜,有的地方則是正月月朔,各依所例。
撣檐塵:茅屋春回事事歡,屋塵摒擋號除殘
陰曆十二月古稱臘月,蘇州各里巷地保以新曆分送每戶,人家則酬些錢文,稱送曆本。沿街每晚巡更者高叫“火燭小心”,俗稱叫火燭。
臘二十三或二十四及二十七日,家家看通書,擇日掃除衛生,準備過年,俗呼為撣檐塵,此俗最初見於宋代的江南區域,而且是在除夕夜,厥後多數選在臘月二十四舉行,在祭灶之後灶神上天,便可以掃除屋中一切塵穢了。而且昔人視二十四為小除夕。灶神上天童言無忌,掃穢遠棄,以便窮去富來。可見昔人撣檐塵是為了新年將至除舊布新。
猜你可能也喜歡:
獨具吉林特色的吉林春節習俗
具有當地特色的吉林娶親習俗
唯妙唯俏的西安戶縣农民畫文化
西安的歷史名人大清點
山東立春習俗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