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極具福州特色的評話文化

古色古香的福州十番文化

  隨着現現在對於福州話珍愛的愈發重視,從福州話延伸出的地方曲藝的曲種福州評話也走人人們的視線當中,在中國曲藝這古老的藝術显示形式隨着方言的影響力不停減小,福州評話現在也面臨這個文化,若何延續着個古老的福州文化是我們現在的責任,就從熟悉它最先。

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是盛行於福州方言區和閩東、閩北、台灣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的一種曲藝曲種。

  清雍正年間已有坊刻多種評話本。光緒年間(1785~1908)盛行。有說有唱,基本唱腔有序頭、吟句訴牌3種。以饒鈸、竹箸、斑指、摺扇、醒木為道具,演出方式簡捷天真。有單口評話和對口評話。除書場外,還保留高台應聘形式。傳統書目數以百千計,厚實多采。不少書目采自里巷新聞軼事,反映鄉土人情風貌,獨具地方特色。

福州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拗九節

  除說部和公案武俠書外,另有公堂書、家庭書。福州評話的傳統曲目有《千金買骨》、《劉剛鬧院》等。

  福州評話音樂唱腔無嚴酷曲說,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誦調,道具有醒木、摺扇、加一片鐃鈸(配以斑指、竹箸),作為間奏擊節樂器。評話考究說、吟、做、花。唱詞多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上世紀30至60年月,福州城鄉街巷村頭都有福州評話說書場。隨着社會變遷,福州評話書場受到極大的市場襲擊,福州講評話的藝人從500多人縮減到現在的30多人,且年數都在50歲以上,玉恭弘=叶 恭弘書場則成為福州最後的說書場。聽書的老人說,若是有一天,玉恭弘=叶 恭弘書場在老城刷新時被拆除了,這種“原生態”的說書場可能也就真的退出歷史舞台了。

  你可能也喜歡:
  古老的制陶身手:濟南龍山黑陶
  惟妙惟肖的濟南魯綉文化
  青島風景綺麗奇景:北九水
  大連非物質文化遺產:吹咔樂

極具特色的南寧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