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漳州較為盛行的歌舞小戲:竹馬戲

歷史淵源久遠的漳州方言

  在古時刻的人們並不像現在的生涯那樣,擁有那麼多的娛樂手段。不外在各民族之間我們從來都不缺少能歌善舞的之人。漳州文化里就有一項特色的民間歌舞小戲,融合區域的方言,從生涯中尋找歌舞的靈感。

漳州竹馬戲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演出生長而來的地方劇種。它起源於閩南漳浦、華安等縣,盛行於長泰、南靖、龍海、漳州、廈門、同安、金門等縣(市)以及台灣省。由於那時沒有牢靠的劇種名稱,群眾稱它為竹馬戲或子弟戲,戲班名則有竹子弟、玉蘭子弟、老馬、新馬等。

  已往,竹馬戲班每到一地演出,開場節目總要演出《打四美》(或稱《跑四喜》),即由四位小女人劃分飾演“春、夏、秋、冬”四序角色,演員化妝簡樸,胸前臀后扎着紙糊的馬頭、馬尾,手拿竹竿子,邊舞邊唱“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等四序曲。

  盛行於福建漳浦、龍海、東山、雲霄沿海一帶,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伎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演出程式而逐漸形成,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具有歷史意義的漳州趙家堡

  初稱“子弟班”,后因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由四個旦角飾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着竹馬進場,邊舞弄邊唱曲,遂改稱“竹馬戲”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橫笛為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涯的小戲,化妝、道具簡樸質樸。

  竹馬戲早期主要演“弄子戲”。如《砍柴弄》、《搭渡弄》、《唐二別》等,只有旦、丑兩個角色,演出粗獷,音樂唱腔主要用民間小調。

  明代,是竹馬戲鬱勃時期,正統年間(1436~1449年)前撒播到廣東省陸豐縣。時期泉腔盛行閩南,撒播於漳州、龍溪一帶。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間民間當地有風火院,實是南曲館,每逢神靈壽誕,某人家婚喪喜慶,群聚於元帥廟唱南曲。

  竹馬戲演出的劇目有三類:一是排場戲;二是只有生、旦或丑、旦兩個角色的民間小戲,亦稱“弄子戲”;三是移植外來劇目。這三類劇目憑證老藝人口述紀錄有50多個。竹馬戲的劇目題材對照普遍,大多是泉源於現實,有着粘稠鄉土氣息,反映市井村坊生涯的弄仔戲,以及部門歷史戲。

  其樂器卻對照排場,管弦樂有琵琶、三弦、二弦、大吹、小吹、洞簫、拍板、雙鈴等;這反映了竹馬戲以演唱為主的藝術特色。此外另有大鑼、碗鑼、大鼓、大鈸、小鈸等襲擊樂器,用於舞蹈和武場演出。

  你可能也喜歡: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河南近代名人都有誰?
  湖北喪葬習俗,你知道若干?
  清點:山東臨朐的文假名人

南昌重要文化瑰寶: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