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甘肅敦煌文化
現代都會的生長越發的迅速,各個農村都已經向現代化靠攏。現在的南寧市已經是個現代化都會,但南寧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現代化的器械也是掩飾不了淳樸的氣息。在南寧文化中,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12月11日,廣西文化廳傳來新聞,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已正式宣布,廣西共有12項內容入選,其中包羅了南寧粵劇、橫縣壯族百鳥衣故事和武鳴縣壯族三月三。
此次宣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包羅153項代表性項目名錄和153項擴展項目明律,廣西入選的代表性項目名錄包羅橫縣壯族百鳥衣故事、凌雲縣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田東瑤族金鑼舞和桂林漁鼓。
口味獨特的甘肅飲食文化
入選擴展項目名錄的劃分為南丹縣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南寧粵劇(與廣東吳川一起申報)、蒼梧黑茶製作身手、武鳴縣壯族三月三、龍勝縣瑤族衣飾、天等縣陰曆二十四節氣(壯族霜降節)、欽州跳嶺頭和資源縣中元節(資源河燈節)。
在廣西新入選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南寧佔了三項。其中傳統戲劇粵劇由南寧市與廣東吳川市配合申報,粵劇是邕城古老的藝術樣式,不僅扮相優美,曲辭宛轉、唱腔清新,而且具有深摯的歷史文化秘聞,近年來通過南寧文化部門的推動,粵劇“天天演”項目、南寧粵劇黃金周等流動讓粵劇煥發新生。
民間文學橫縣壯族百鳥衣故事講述了窮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搶掠,依娌囑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鳥,用羽毛製成神衣。古卡千辛萬苦,製成百鳥衣后借獻衣之機殺死土司,爭取駿馬,伉儷倆馳騁而去。百鳥衣可謂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反映了壯族人民反抗強橫,爭取自由的頑強意志。
武鳴壯族三月三則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尤其以對歌為主要流動,武鳴縣從1985年起便以“歌節”的形式延續舉行了18屆“三月三”流動,並於2003年將“歌節”複名為“歌圩”,現在武鳴“三月三”歌圩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壯文化品牌。
你可能也喜歡:
南寧為什麼叫綠城呢?
名揚天下的青海特色美食
青海文化的一朵奇葩:青海娶親習俗
特色鮮明的青海飲食文化
甘肅結婚風俗,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