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頗具特色的泉州娶親習俗

紹興訂婚習俗,你知道多少?

  娶親是人生的頭等大事,俗話說“入鄉隨俗”。到了泉州,一定要領會當地的娶親習俗,然而也能夠一起領會一些泉州文化。一直都聽說泉州的娶親習俗頗具特色。今天也終於見識到了。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泉州娶親習俗都有哪些特色吧!

泉州婚禮

  昔人重婚禮,以是新郎必須親自至女家禮迎新娘,這在古六禮中稱“親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禮俗中,除個體宦族外,婚禮皆不親迎,至期,辦妥彩轎,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對婚姻本義是這樣註釋的:昏時行禮,故謂之“婚”;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因此古時親迎必在黃昏之後,甚至深夜,連一切迎送職員都得穿玄色制服,這顯然是遠古時代夜間搶親習俗的遺存。舊時泉州迎娶都在日間,但新娘須頭蒙烏巾,並要有一對轎前燈,這當是沿古禮黑夜親迎之遺迹。

  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痛,且天下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離而悲,或是隨俗。但民俗學者卻以為,此乃原始社會掠奪婚姻的遺俗。花轎抵達男家,一時鼓樂、鞭炮齊鳴,喜氣洋洋。

  接下去就泛起了一個精彩的鏡頭:新郎至轎前,下馬威似的朝轎門輕踢一腳,轎內新娘馬上應戰,還踢轎門一腳,這是在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向觀眾們宣稱:日後男不懼內,女不示弱。在此觀眾會意歡笑之際,我們似乎也聞到了八千年前那場父權製取代母權制的猛烈革命的火藥味。

准新人必看:北京結婚習俗

  容不得我們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輩男青年或下輩男孩已走到花轎前,揖請新娘出轎,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尊長手牽新娘出轎,送嫁娘忙舉起貼有紅雙喜字樣的米篩為新娘遮面,然後在三通喜樂聲中,新娘慢步跨偏激爐,踏上瓦片,進入洞房。

  聽說遮米篩和踏瓦片是為辟邪,但安溪人卻有獨到的註釋,稱此舉寓有明亡之後,其孤臣遺老尚望:“反清復明”,教示新婚配偶“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隱意。至於跨火爐,人們以為可以行使火神的威靈,將新娘在其家裡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氣燒盡。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烏巾、喝交杯酒、宴請來賓等節目,其中鬧洞房為是日婚禮的壓台戲。俗謂洞房不鬧不喜,不鬧不吉祥,而且在新婚七天內可以延續鬧,有“七日內不分巨細”之說。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配偶,當眾做出種種親呢行為,詼諧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特別而演成陋俗。

  在晉江、石獅僑鄉,有一種叫做“公雞娶婦”的婚俗,這是已定好婚期的外洋青年華僑,因種種緣故原由,近期無法回家鄉準時完婚,經男女雙方家長協商贊成,准期舉行婚禮,新郎則以一隻大公雞取代。

  這隻大公雞在七日內是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後才移到室外雞窩,需全心飼養,至其“壽終正寢”。“公雞娶婦”顯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種沒有設施的設施。

  你可能也喜歡:
  娶親必看:株洲娶親習俗有些什麼
  北京訂親的習俗,應準備什麼?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衣飾文化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廣州喪葬習俗十分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