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為什麼叫鯉城的原因
廈門的習俗一直都跟其餘地方習俗大有差異。雖然照樣會有些習俗相似,當大部門都是紛歧樣的。以是廈門文化就讓人以為較為神秘。稀奇是關於喪葬這一方面。廈門的喪葬習俗更是給人一中神秘的感受,到底為什麼神秘,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一、移廳
移廳,也稱“搬鋪”。家中親人病危,要最先準備喪事,俗稱“後事”。50歲以上的老人或怙恃,就要移榻祖公廳(正廳)邊,正廳、正寢是一家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一種禮遇,俗稱“壽終正寢”。
用兩板凳和3塊(也有4塊)床板或門板搭起“水床”,也稱“過身床”。搬鋪后未氣絕之前,家族不能劈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時日已到,最先交待後事,留遺囑並希望子孫都能到齊,圍在身邊為其“送終”。
搬鋪時,如病危者尚有尊長在世,一樣平常不搬進正廳,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在病危者氣絕之前,為其穿上壽衣,壽衣有3、5、7件不等,一樣平常5、7件為多。穿時,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親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後所有剝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二、初喪
病危者氣絕殞命,也稱“過身”最先,進入初喪。屆時要設靈堂、報喪。靈堂設在正廳,又稱“孝堂”,也有專搭棚子於庭旁,稱“靈棚”。靈堂設在正廳要先“凈廳”,即把天公爐、燭台、神像、祖先牌位、紅對聯、大鏡等原有喜慶裝飾取下(有在搬鋪時已作放置),掛上孝簾(白色幃幕)。
死者用白布蒙面,屍身蓋上天地被,也有用原蓋被單掀上蒙面。死者腳后供米飯一碗,上插筷子單支,鴨蛋一粒,俗稱“腳尾飯”,點上油燈一盞或白蠟燭一支(俗稱“長明燈”),並不停燒香和燒紙錢(冥錢)。
在門前擺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紙做的暫且牌位(魂帛)或事先準備的遺像。兩旁有“桌頭嫻”一對,不停地址燃白色蠟燭和線香,來探鋪者必先拜后入內寬慰喪家。孝男孝女及媳婦、孫子都得換上麻衣孝服,鞋頭罩麻,俗稱“披麻戴孝”。
舉家巨細圍於死者身邊嚎哭,俗稱“發喪”。此時拆去大門原有紅紙門聯,用白色長條紙斜貼,如雙親已故就貼交織的白紙,以示“失雙頭”,或在大門上掛一塊白布叫“掛孝”,也是示喪。大門外邊,擺上一頂半人多高紙糊的轎子,俗稱“過山轎”。
轎前後立有紙做的“轎夫”,旁邊放着插有線香的“碗糕粿”(小碗發粿)給“轎夫”作點心。還要折幾串紙元寶(銀仔紙)給“轎夫”掛上,作為“人為”。擺出“過山轎”是喪家最顯着的標誌,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別和輩分。男性的“過山轎”為綠色紅頂;女性的白色紅頂。轎上還標有幾代輩分,讓人一目瞭然。
三、入殮
入殮,也稱收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就是給死者穿衣,先要“乞水”凈身。“乞水”時,孝男領先,手捧一隻“請水缽”(陶罐)或提一隻小木桶,缽或桶中放塊白布、12枚銅錢(後用硬幣取代),孝婦隨後。
按親疏排隊至四周的溪邊、河畔、池邊或古井邊,半跪投錢水中,口念“向土地公買水”后,用缽或桶舀起水,一起嚎哭而歸。抵家后,在卧室門內,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臉、手、足為死者整容。再替死者穿上壽衣后搬入正廳。
從“乞水”凈身到給死者換上壽衣也稱“張穿”,即給死者穿上“張老衫仔褲”。民間以為用這種“長流水”的沐浴潔身方式,可使死者投生樂園。大殮就是把遺體放入棺內,也稱“入殮”、“入棺”,俗稱“入大厝”。
入殮前,舉行“辭生”的祭祀,用12碗菜肴供祭死者,葷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敬的釋教徒,則12碗全素菜。祭時要由“好命人”或請師公(羽士)逐一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夾起菜肴,做出餵食樣子,口中說著好話,將12碗菜逐一敬獻給死者。有請僧人誦“往生咒”經,俗稱念“鋪前經”。
入殮要擇祥瑞時候,死者為女性,一樣平常要有外家親人在場,生肖與死者相剋者迴避。入殮時,遺體進棺材,俗稱“入大厝”,是死者遷新居的吉事,故棺蓋打開時,喪眷不能哭。遺體入棺前要舉行“鬆手尾錢”的儀式。
此儀式一樣平常與“辭生”祭祀合在一起。即當12碗菜供奉給死者后,將死者身上余錢(有的是生前自己存放,有的是家屬在老人臨終時先塞在其身上),取出按房份分給,俗稱“分手尾錢”,算是死者給子孫留下錢財,“好命人”或師公口中念道:“鬆手尾錢,子孫富貴萬萬年。”
入殮前,先用呈文紙或黃纖紙糊棺內四壁,鋪上“地被”,死者除穿壽衣,還戴珠寶首飾。入殮時,一樣平常是宗子抱屍頭,其餘子女4人或6人抬遺體,平放棺內,蓋上“天被”(俗稱蓋“天地被”,也稱“大被”)。遺體兩側還分置死者先前所愛之物和生涯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多寡因家境和職位差異有別。富足者常有金銀珠寶玉器。
規模宏大的洛陽龍門石窟文化
蓋棺之時,喪眷膜拜痛哭,最後告辭遺容。蓋棺之後,備禮祭祀,俗稱“祭棺”。由親家門方先拜,后孝男孝女、支屬等按輩分依次膜拜。祭畢封釘,棺材四角各已安上角釘,先由母舅拿封紅紙、斧頭,先敲一下后,由土公(也稱土工,專門從事喪葬的人)釘牢,邊釘邊唱道:“一釘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有福祿;二釘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傢伙(發家);……”。
最後留一根松的,由孝男或孝孫用牙齒把釘咬拔起吐入斗里,斗中放有木主、五穀、銅錢、棒香等。也有把最後一根敲釘入一半多,留釘頭在外,土工高唱一聲:“出釘”(意在“出丁”,子孫興旺)。有的則簡化為直接由土工敲釘封棺。
殮畢,孝男孝女將死者生前所用藥罐、碗筷、舊席褥草、身穿衣物、杯盆器皿等用品,送至田野或四周偏僻處焚燒,俗稱“送草”,也叫“送腳尾”。門外的“過山轎”也要火葬。廈門尚有“敲棺材頭”和“跳過棺”的喪俗。
“敲棺材頭”,即死者尚有怙恃健在,入殮后怙恃手持木棒敲打棺材頭,以示怙恃對其未能盡養老送終孝道的訓斥。“跳過棺”,即妻子先死,丈夫準備再娶,要身背肩負,手持雨傘,從棺上跳過。意在打起背包雨傘出外營生,重山隔水永難相見;也有以為是離散兩斷,往後續弦,別來糾纏之意。
四、停柩
廈門民間雖有當天入殮當天出山(出殯)習俗,但一樣平常都停柩守靈3-7天,也有停柩到“三七”后再擇吉日下葬。大多數停柩於家里廳中,孝男孝女日夜守靈。尚有親戚作伴守靈(坐冥)。守靈竣事,師公以桃枝蘸清水灑廳屋,以驅凶避邪。
五、出殯
出殯,亦稱“出葬”,俗稱“出山”,就是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址。出山之日,喪家支屬披麻戴孝,穿着喪服,喪服依古禮分為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5種,劃分用粗細生熟差其餘麻布製成,憑證親疏遠近響應穿着。
一樣平常的親友以白布條圍戴左臂(后也有用空手帕、白紙花、小鮮花戴在胸前)。鄰近“出山”的時刻,孝婦孝女等喪家婦女手撫棺木痛哭,孝男孝孫也跪伏於棺側痛哭,叫“哭棺材頭”。棺夫把靈柩扛出宅外,俗稱“轉柩”。接着舉行“起柴頭”的祭儀,也稱“啟靈”,即送棺出葬之祭。
接下來釘棺蓋(俗稱“封釘”),喪家子孫依序排生長隊,在司儀前導下,繞棺3周,稱“旋棺”。然後舉行“絞棺”,用粗繩把棺材縛於“獨龍杠”(粗長的木杠)之上。木杠兩頭又橫小杠,抬杠的棺夫有8人、16人、32人幾種,再蓋上棺罩,也稱“絞龍”。
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宮殿和古裝人物,下部垂下綉簾,罩住棺木。棺罩的頂上有祥瑞物,男性用麒麟,女性用鳳凰,都是栩栩如生的廈門工藝彩扎。此時,喪眷跪地哭挽,師公作祭,送葬親友對棺行禮。
開路鼓樂吹響,出山儀式最先,出葬行列常以“開路神”(用紙糊制的高一丈多、面目威武猙獰的神像)為先導,後用“草龍”(稻草束),燃火冒煙(多用香爐燃香取代),再次是橫匾,用玄色或藍色布條,上寫“xxx出殯儀式”,用兩根竹竿撐着。
在前導下尚有一對明晰燈,燈上按死者的兒孫代數寫上“x代大父”或“x代大母”(常虛增一代)。如系五代則明晰燈上加紅布半罩。明晰燈一樣平常由外甥挑着,並一起撒下紙錢,是給野鬼的過路錢。
然後依次是香亭(焚香點燭)、像亭(供死者遺像或木主)、挽軸、鄉音民樂、彩旗、送葬親友、師公,最後是靈柩。靈柩棺尾繫結執紼,由孝眷邊走邊拉,俗稱“拔麻尾”,有挽留死者之意。
六、入土
入土,也稱下葬。“謝步”后,加速前進速率,靈柩要在太陽下山前入土。靈柩抵達墓地,墓穴事先挖好,棺木落壙時孝主要取墓土一撮,等回家後放入靈前爐內供插香之用,也是引靈習慣。入葬后,要以五牲或三牲祭拜墓旁的“後土”(土地公),並舉行“點主”儀式,孝主身背木主(神主牌)。
向著太陽的偏向跪下,由點主官(德高望重者或風水先生)用硃筆和墨筆,在木主上的“王”字上先點紅點再復黑點,使“王”字成為“主”字,俗稱“成主”。即葬之日或之前,喪家請本族或著名譽的人,為木主(神主牌)題主。
一樣平常是在木主正面寫銜名、謚號,後頭寫其簡歷、生卒時間、子女和配偶的姓名,以及埋葬的地址方位。木主正面的“主”字暫寫為“王”字,待日後舉行點主儀式時補上一點,也有在題主儀式上一併完成。
“返主”一樣平常不走原路,在過橋拐彎時要招呼死者,請神靈隨着歸家。喪家婦女要在戶外路口哭迎木主。神主請回后,安放在正廳暫且的靈桌上,供上祭品,點燃香燭,喪眷膜拜,稱安靈儀式。
七、守孝
守孝,古稱“居喪”,俗稱“帶孝”。有穿喪服的,也有身上佩帶“孝布”的。居喪戴孝時間是非紛歧,從幾個月到3年,有做完七七四十九天脫孝的,也有到“百日”或“對年”后脫孝;尚有服孝3年,喪期滿后才脫孝。
八、祭祀
對死者的祭祀從敬“腳尾飯”最先,在喪葬歷程中的許多禮儀,都是對死者的祭祀。死後每7天的祭祀稱為“做旬”,也叫“做七”。廈門多數做到“七旬”。未到“對年”的正月初三,喪家要祭亡靈併為死者“燒新床”(用竹紙紮成的床),讓死者在陰間睡新床。
九、拾骨
拾骨,又稱“拾骸”,俗稱“拾骨頭”。“拾骨頭”一樣平常在死者葬后3年或5年、7年的清明節前後10天內,也有另擇吉日吉時。屆時,死者支屬請土工掘墳開棺,將屍骸撿出整理曝晒,用紅絲線按人體骨骼的銜接貫串,放入特製的腰鼓形陶瓮,謂之骸罐,俗稱“夙金瓮”。也有將骸骨貯小棺中,謂之“金棺”,也稱“骸棺”,再遷葬於新穴或合葬在他穴。
你可能也喜歡:
竹苞松茂的舟山貝雕文化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衣飾文化
極其有趣的莆田方言文化
廣州為什麼叫羊城,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