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海內外的泉州石文化
逝者安息。關於喪葬的習俗在天下各地都市有什麼樣的考究。
若是你想要領會杭州喪葬習俗有什麼考究,那麼看本文一定就沒有錯了。
讓我們一起來領會杭州文化,看看其中的喪葬習俗有什麼差異。
送終
杭俗:當病人彌留之際,應力爭全家人全體趕齊“送終”,諸如子女、兄弟姐妹遠在異鄉,怕趕不上,家裡人總要想方想法,讓病人喝參湯“吊命”。在外的親人聞訊后,心急如火, 日夜兼程,盡可能趕回家“送終”。當病人喘大氣,快要氣絕時,“送終”的親人抓緊為彌留者洗手腳、揩臉面,並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壽衣給他(她)換上。
報喪
尊長逝世后,即遣族人或近鄰向親友家報喪,杭人俗稱“報死訊”。報喪時,豈論天晴天雨,報喪者都要用右手倒挾一把雨傘,俗稱“倒挾報死傘”。這個特殊的標誌,使他一起得以利便,其他人不會路上同他羅嗦。
頗負盛名的唐山陶瓷文化
報喪者到了目的地不能進屋,雨傘要傘柄朝下,放在門外。親友一看來者的這般行為,就知道是來報死訊。如親友不在內陸,喪家則寫信報喪,報喪信,信口須用火燒焦,俗稱“焦口信”,或不封信口,俗稱“啟齒信”。
七七追薦
杭俗人死須做七(每逢7天祭祀1次)以眷念死者。“頭七”須第六日上,俗稱“敲頭六兒”。頭七由兒子請僧人張揚敲打為亡父(母)誦經拜懺。“四七”,多由親戚送。“五七”,最為盛大,親人應到齊。杭俗前一日晚,在門口設望鄉台,即用門板搭台,擺供桌椅,椅上披死者衣衫,上罩傘一把。說是到了五七,死者要回來探望家鄉親友。“六七”須女兒做,“七七”又稱“斷七”。杭俗一樣平凡人家只做七個七。
厝柩
舊時杭俗通行“厝柩”,就是將死者棺木停放一至三年後才下葬。清末城區厝柩之所,清波門外有疊疊山莊,錢塘門外有迎暉山莊,民國時以鳳山門的南山會館,專門停放靈柩。
其他,杭城有不少同鄉會館,亦專門為各地外鄉人客死杭州而厝柩的,以便外鄉人扶柩歸葬家鄉。郊區農村都將死者棺木,停放在自己菜地竹園或山上,簡樸的蓋以茅草、稻草,考究的周圍砌以磚牆,蓋以灰瓦,恰似小衡宇一座。天長日久,日晒雨淋,污水四溢,極不衛生。此俗民國時即有法律阻止,但令行不止。
你可能也喜歡:
精妙絕倫的揚州玉文化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衣飾文化
探討揚州鹽商文化的歷史
土生土長的溫州甌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