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廣州有哪些文化遺產
中國與印度是最古老的國家,也是釋教盛行的兩個國家。關於文化藝術形式的显示也是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好比石窟,它本是印度傳過來的一種釋教修建形式,由於張揚的道義與中國的不約而同,遂被國人所認同並興起。下面,小編就給你先容一些中國著名景點。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器械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巨細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紀錄,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着名的僧人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那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留的紀年銘刻和藝術氣概上看,這處雄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餘尊。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雲岡石窟以氣焰雄偉,內容厚實,鐫刻細膩着稱於世。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形貌它:“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那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
雲岡石窟鐫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釋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氣概,在天下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主要的職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羡慕和憧憬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天下著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勢最為雄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厚實多采,雄壯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髓。
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着名的釋教藝術石窟。漫衍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石窟巨細不等,塑像高矮紛歧,大的雄偉渾樸,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湛,想象之厚實,是十分驚人的。壁畫內容多為佛經故事,如釋迦牟尼一生和宿世行善犧牲的故事。
另有佛、菩薩、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畫像和羽人、飛人、花鳥、動物等。壁畫雖經千百年的風沙侵蝕,仍然色彩鮮艷,線條清晰,使人不得不讚歎古代藝術匠師們的精湛藝術和締造精神。
“敦”,大也,“煌”,盛也。由於這個地方對開發寬大的西域具有異常主要的作用,故自漢代以來即取名為“敦煌”。
由開石窟開發在沙漠高處的石崖上,以是取名“漠高窟”,古漢語中“漠”與“莫”通用,厥後就叫成“莫高窟”。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春秋時期因盛產美瓜,稱“瓜州”。唐代因城南有鳴沙山又名“沙州”。漢唐以來,絲路商旅往來頻仍,敦煌成為出西域和入長安的要道,因居於絲路咽喉之地,可謂一方重鎮,時村塢接連,雞犬相聞,史稱“華戎所交一都市”。
釋教和其藝術自西域東傳以此為第一站,因此佛塔各處,墟市繁榮,據文獻所載元宵燈節的盛齟斡誄□玻湫聳□梢於一樣平常。白楊、新疆楊像一根根雞毛毯子般,是敦煌最顯著的植物景觀。
溫州寶寶周歲習俗有哪些
榆林窟: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於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紮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漫衍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緣故原由,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為後裔重修或重塑。
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氣概以及彩塑、壁畫的製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着親熱的聯繫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着顯著的差異,並具有自己怪異的藝術氣概。稀奇是五代以後,莫高窟藝術呈顯出顯著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氣概,照樣藝術水準方面,都显示出其時代特徵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加倍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在。
龍門石窟: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泛稱龍門,沿用至今,位於洛陽市南12.5公里處。這裏青山聳翠,器械僵持,伊水汪洋,從中北流,是著名中外的我國三大釋教藝術寶庫這一。龍門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兩岸,器械兩山的峭壁上。
龍門石窟,始創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諸朝500餘年大規模營造,使大巨細小的窟龕像蜂窩一樣,密布在伊水兩岸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余。
就其營造史看,規模最大的開窟造像流動有兩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計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則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計110多年。這兩次是開窟造像的熱潮,歷時計150餘年。
據1962年龍門文武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最大的造像高達17米多,最小的僅2厘米;造像題記和碑碣3600塊左右,佛塔40餘座。北魏造像佔三分之一,所有在西山,其代表洞窟為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
唐代造像險些佔三分這二,大部門也在西山,武則天時轉移到東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為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看經寺等。龍門石窟在鐫刻藝術史上佔有異常主要的位置,偉大的造像是東方雕塑的典型。
稀奇是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飛翔,或手捧聖果凌空飛翔,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態輕盈,神情優雅,令人嘆為觀止。在龍門石窟的題記碑刻中,着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着名書法家諸遂良謄寫的《伊闕佛龕之碑》等,都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1961年宣布為第一批天下重點文物珍愛單元。
龍門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們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學士關於形貌龍門風景的詩詞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歐陽修等許多着名詩人都有題詠。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陽四塞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包”,向來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
現在的龍門,滿山翠柏、鬱郁蔥蔥。流泉飛瀑,蔚為異景。1962年,雄偉壯觀的龍門大橋造成通車,飛架龍門之口,雄跨伊水之上,猶若彩虹卧波,使龍門的水光山色倍添榮耀,掩飾得山河加倍秀麗,龍門正以它的秀麗山光水色和眾多的歷史文物,博得中外人士讚美,吸引着眾多的中外遊人來旅行遊覽。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市南約40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後裔累有增修重修,綿歷1500餘年。現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餘身,壁畫1300餘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着稱於世,有“東方雕塑藝術館”之譽。1961年被列為天下重點文物珍愛單元。
麥積山以形似麥垛而得名,石窟即開鑿於山崖之上,原本相互連屬,唐開元年間當地地震,遂將石窟分為東、西兩崖,中央部門蹦毀。
西崖存窟龕140個,主要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東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以後的作品多集中於此。麥積山石窟大部門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第4窟確立於北周,又稱上七佛閣,為麥積山最為精彩的一窟。
窟內第1-5龕龕眉上的五組飛天,為我國古代唯一的繪塑連繫的作品,既富於立體感和真實感,又具有空靈蕭灑的特色,實為石窟藝術品中的佳制。第127窟的壁畫居麥積山石窟之首,所繪維摩詰經變氣焰恢弘,技法圓熟,被以為是後世維摩詰大型經變畫的濫觴。
窟中另有我國現存最大、最早、最為完整的西方凈土變壁畫,以及周穆王參見西王母這種本土題材的作品。麥積山石窟泥塑考究以形傳神,神形俱備,富有濃郁的生涯氣息,有着強烈的世俗化傾向。麥積山區域因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之美,向為隴上旅遊勝景。
你可能也喜歡:
惠州特色景點有哪些
清點惠州地標修建物,一個比一個美
頤養天年之地:中國十大養老都會
中國十大避暑名山,避暑聖地
溫州茶文化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