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為什麼叫煤城,你知道嗎?
過年的習俗歸納起來,大致有貼對聯,團圓飯,發送紅包,穿新衣,賀年等。
這時豈論是在外留學或者是在外打工遠在異地的家人都市趕回家裡團圓。
對滄州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領會滄州過春節的習慣習慣吧!
一、小年“辭灶”
臘月二十三這天被定為小年,也就意味着年最先了,小年的主要的義務就是“辭灶”。
所謂“辭灶”,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依稀記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爺)的時刻,嘴裏念叨:“灶王爺,上西天,騎馬去,坐轎來,只說好,不說歹,過了7天再回來。”這是有講求的,為什麼呢?由於在北方農村,灶王爺(紙像)在大年三十那天,被供奉在廚房灶台的牆面上方。這一供,就是一年,也就是到來年的臘月二十三,被送往西天。這裏的送往,就是將灶王爺(紙像)燒了,燒的時刻,嘴裏要念念有詞,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奶奶送神時說的。更主要的一點就是糖瓜,小時刻希望着春節,也就是希望着小年的糖瓜了。糖瓜就是一種糖製品,白色的,做的樣子像南瓜似的,很小,很甜。在將灶王爺送上天之前,先用糖瓜供奉一下,同時在灶台上也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豆子和柴草是供奉給灶王爺的馬的。
為什麼用糖瓜來辭灶呢?這是由於,在民間撒播着,每家的灶王爺在被送往西天後,他都要向玉皇大帝講述每家的情形,講述這家的生涯情形,有沒有糧食虛耗呀等等,家家戶戶的灶王爺由於在這家住了(守護)了一年,對這家的情形很領會。為了讓灶王爺上天後只說好話,就用糖瓜來祭灶,由於糖瓜很甜呀,用奶奶的話說,就是甜住了灶王爺的嘴,他就會和玉皇大帝只說這家的好事,不說壞事了,來年呢,這家生涯就會很好。
尚有一點就是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蒸粘糕,供奉灶王爺。粘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粱的,內里加上棗,聽說蒸粘糕也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眼前說壞話。
二、三十請“神”
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早起,這一天對照忙活,吃過早飯,女的在家裡忙活,男子就帶着孩子出門請“神”。
所謂“請神”,就是去往祖墳偏向的路口,對着祖墳偏向,約請神(自己已逝的父輩及祖輩的故人)回家來過年。
小時刻在老家過春節,心情甭提多喜悅了,由於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穿過年的新衣服了。然後就是隨着父親去請神,這一天的程序也許是這樣的:早飯事後,家庭主婦就最先把上貢的貢品準備好,多數是饅頭、菜,尚有的上豬頭貢,或者貢上一隻雞,女主人在準備貢品的時刻,男主人就帶着孩子們貼對聯、掛家譜、貼全神,等這一切做好了,男主人就可以帶着孩子們去請神了。
請神前,要在家裡帶上香和鞭炮,拿着請神的一張符,這張符,是一個文官的畫像,講求“文接武送”,到了請神路口,要放鞭炮,把文官的像燒掉,請回自己家的祖輩以及仙人。放完鞭炮,要把香點着,一起上拿着香,帶着自己家的神沿路回家。主要的一點就是,在路上一定不許去串門,也不能走叉路,要按去的路原路走回來,這樣才氣把自己家的神請回。回抵家,要把“攔門杠”放在大門口,把香插在自家供台的香爐里。這樣今天的義務就完成了。然則,香火絕對不能斷的,等這支香燒完后,要馬上插入另一根,這樣繼續下去,直到大年月朔折供(撤供)。有的家在折了供之後,香火依然繼續着,延續到正月十五,有的家就在月朔折供後撤了。
關於“攔門杠”,就是一支木杠,長度要到達自己大門口那麼寬,然後上面用紙錢裹住,再用紅繩扎住,聽說是為了蓋住別人家的神來自己家過年。
小時刻,跟奶奶過年,奶奶是很講求的,總是囑咐我許多,不許我亂語言啦,不許我喝冷水啦,不許我在年三十這天和月朔這天的日間睡覺啦(聽說這两天日間睡覺的話,一年委靡不振,昏昏沉沉,很懶),不許把水灑在院子里啦,不許當著家譜和全神像高聲喧囂啦……更主要的一點就是奶奶希望我上香,奶奶是這樣註釋的:女孩子上香,會給自己覓個好婆家。於是乎,請神回來,不等那支香燃盡,我就立馬去換另一支,這樣一支一支接下來,奶奶希望我用短香換,那樣會多拜拜神(多叩頭)。我那時刻很伶俐,選高香,很長的哪種,由於這樣可以很長時間換一次了,不外,我照樣很專心的,每次換香的時刻,我都是嚴肅的對着家譜和全神像,換好香就叩頭,小時刻換香時,心裏默念:希望我學習更好,希望考入好的大學……大一點過年的時刻,我就懇切的對這神說:希望能賜個好婆家……三十這天下晝的時間,就是包餃子了。包餃子的時刻,記得包一個糖的,一個錢(鋼蹦)的,聽說,吃到糖的,這一年就會意情甜蜜,吃的有錢的那一個,這一年會不缺錢,也有說這年能賺錢……年三十晚上,合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然後就旁觀春節晚會,或者村裡有流動的,就是放花呀,敲鼓打鑼,放燈。
關於“放燈”,就是除了放花,放炮仗之外,村裡組織的隊伍,在遊走到每家家門前的時刻,要給這家的門前放一堆棉籽皮皮製作的可以燃燒的器械,這就類似家門前的長明燈,由於那棉籽皮皮要燒好長時間呢。小時刻,爺爺總是隨着這放燈的隊伍走下來,由於爺爺是村裡的鼓手,長大后,放燈不再那麼盛大了,就在主要路口放花,放炮仗等等了。
尚有一點,就是年三十晚上要“撒歲”。所謂撒歲,就是將芝麻桿灑在自己的院子里,意味着生涯如芝麻着花一樣節節高。也將歲撒開,意味拋卻煩惱憂悶。
已經許多年沒在老家過了,影象里的年,應該照樣這樣過吧。
三、大年月朔大年月朔,家家戶戶都起的很早,有的破曉4點、5點就起來,過大年啦!
聽說,起的早,過的好,然則,隨着長大,人們起的也不再早了。大多6點左右起床,煮餃子,放鞭炮,上供……女人煮出餃子來,先四處供一下,而男子帶着孩子們就在院子里放鞭炮,說真話,俺那麼早很不情願的起來,總是被母親喊起來,着實,那麼早,基本就不餓,也吃不下,然則,吃一個兩個,也要吃的。奶奶總是說,不吃不長歲,俺就想,怎麼不長歲呢,過了年,我就大一歲了唄……吃餃子的時刻,還不能多語言,記得有一次,俺說了句:這麼多餃子,一定吃不了的,還不剩下啦!被奶奶狠狠的瞪了一眼,從那最先,和奶奶一起過年,俺鄭重的不得了,厥後,奶奶註釋說,吃餃子的時刻,仙人都和我們一起吃,不能亂說的,亂說了神會不喜悅的,我目瞪口呆,心裏祈禱:仙人們呀,就當我少不更事吧……吃完月朔的餃子,就最先賀年了。自己家的親友密友,都要走一走,女孩是不介入賀年的。俺那時刻看着弟弟隨着大爺家的哥哥們出去賀年,慶幸,幸虧我是女孩。所謂賀年,就是在村子里走走,串串,約莫拜到十一點的時刻,差不多都串過來了,然後,女人們最先撤供,用武官的那張畫符,送神,男子們就最先去上墳了,去祖墳,同姓的,一人人子,開着車,帶上鞭炮,越多越好了。
農村的年照樣很有味的,由於鞭炮從三十晚延續到月朔,響個一直,很是熱鬧。
尚有一個講求就是,出嫁的閨女,在月朔這一天是不能回外家的,由於撒播這樣一句:看了外家的供,死公公。以是,過年,出嫁的閨女是不能能和外家的人一起過的,過了月朔,就可以回家來給怙恃賀年了。
初二是上墳的日子,遠處的親戚要來給自己已逝的親人上墳的。
東漢大史學家,“曹大家”班超
四、“破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這天皆可破。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今年內遇事破敗。這天適合做生意的人開張,意思是接財神。
在我們老家,破五這天也很有講求的,那就是不能串門,奶奶那時刻最憎惡這一天有人來串門了,詳細緣故原由也說欠好,橫豎很隱諱這天家裡來人的。再有就是這一天,家家戶戶包餃子,煮小人,這個小人,就是面做的,用手捏出人形,主要是捏出頭部,然後用刀切出胳膊和腿,和餃子一起下鍋煮,煮熟后,全家人要把這個小人離開吃掉,有吃胳膊的,有吃腿的。聽說,這樣就不會犯小人,那時刻,我喜歡吃小人的頭,我以為,小人之以是是小人,是由於他的頭腦,讓他做一些庸俗的事情,於是,我就吃掉他的頭,讓他不能思索了。
五、關於元宵節元霄節大多地方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吃元宵。然則,農村尚有一個講求,元霄節鬧花燈,要三天的,聽說,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劃分是:鬼燈、人燈、神燈。以是,誰人時刻,每晚,奶奶都要出去燒香,把大門口,院子里,插的四處都是,俺總是好奇的隨着奶奶四處插香,奶奶的意思就是香插多了,好運也來了,俺於是每插一根香,都是專心的、虔敬的,也希望自己能有好運氣吧。
過完元宵節,基本上春節就已往了,俺也就是最先開學上學去了。
六、諺語農村過年,很是講求,記得奶奶總愛這樣說:月朔芝麻,初二麻,初三高粱、初四花,五穀六豆,七薯八麥,九果十菜……劃分是每一天代表着每一種農作物,若是這天的天氣好,這年的那種作物就會豐收。
七、關於節日的節目在我們那一帶,走高蹺和耍獅子照樣最講求的,也可以說耍的最好了。滄州是武術之鄉,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就是指的滄州區域的武術,童叟皆知。而耍獅子,名堂和精彩也值得關注。小時刻,看耍獅子的,俺很是畏懼,生怕那獅子會撲向俺,俺一直以為那些傢伙是真的,由於我們那裡的獅子皮,製作的相當優美和完善,看不出內里的人,他們穿的獅子服,跟獅子皮的外表都是那樣的協調統一,不像某些演出,獅子皮製作的簡樸的能看得見人的樣子,逐漸長大后,才知道是人演的。
另外值得關注就是跑旱船了,這些農村的節目,想起來念茲在茲,雖然已經許多年沒在老家過了。
八、關於“田”生日陰曆的正月二十五,是田的生日,也就是農田的生日。這一天,也要包餃子的,同時,還要包一個棉花包,也就是餃子的形狀包出一個四角形狀,形是包的棉花,煮餃子的時刻,若是棉花包朝上,這年棉花就會豐收,若是面朝下,收穫就欠好……田生日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打囤”。所謂打囤,就是將家裡燒飯時農作物的秸稈灰收起來,用簸箕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撒出形狀,大多是田字形,多撒幾個,田字中央,放上農作物果實,然後用磚頭壓住。有的家庭,要在家裡的卧室里,撒個錢囤,有的用磚頭壓上錢,有的爽性把存摺壓上。
你可能也喜歡:
清點紹興文化遺產有哪些
紹興標誌性修建清點,你知道哪些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七台河的地標性建築——宏壯雄偉的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