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牡丹江為什麼叫牡丹江?
在中國的歷史上,中華民族的起源地黃河流域,被我們稱之為中原區域,歷史上封建王朝就是圍繞中原張開逐鹿。而遠離中原例如東北這是現在少數民族的群集地,而牡丹江文化就這這樣的靠山下最先生長的。
牡丹江歷史生長脈絡
50年月末至70年月,黑龍江省市文物考古事情者在鏡泊湖南端考古挖掘了着名的鶯歌嶺原始村子遺址,其中出土的鹿角做成的鋤頭,是黑龍江省發現最早的農業生產工具,解釋鶯歌嶺人已進入原始農業階段。鶯歌嶺的文化遺存,紀錄了牡丹江流域人類從童年時代起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也將牡丹江流域的人類歷史向前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時期。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化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謂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三國、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那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棲身在牡丹江流域的昔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后,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着住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統領下的地方自治政權。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消亡。
勝山要塞——讓人牢記歷史的地方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紀錄:“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棲身在這裏。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統領。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消亡,明朝確立,建洲女真漫衍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洲女真。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耐久對東北執行封禁政策。厥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裏。他們的到來,對流傳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起勁孝順。1860年,清政府最先對東北區域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統領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所有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區域。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照樣一片人煙希罕、土地荒蕪的區域,那時的輿圖紀錄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掩飾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渙散棲身,屬於寧安第五區統領。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即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往後,人口不停增添,牡丹江站最先迅速生長。
你可能也喜歡:
黑龍江娶親習俗是怎樣的?
飲食文化:黑龍江特色小吃大全
清點著名的黑龍江特色菜
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藍莓——生長於東北的藍色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