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西漢聞名的驃騎將軍
陝西在古代曾經是著名的歷史天子群集地,也留下了不少的歷史痕迹留在這座歷史古城,許多的修建保留調養至今已經是異常不容易,看起來依舊有一種絢爛的感受。本期興平文化一起去領會一下吧。
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珍愛單元。位於咸陽城西25公里處興平市東城街道做事處北寺巷。原為清梵寺內修建,塔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塔隨寺名,初稱清梵寺塔。
梵清寺宋代改稱保寧寺,塔亦遂稱保寧寺塔。北塔為七層八棱磚塔,底部每邊長4.35米,高38.6米。各層每角都有磚柱,第二、三層尚有磚砌轉角和斗拱,每層南北兩面有門。北塔曾多次修葺,現塔身略有傾斜,塔頂已損,現在對塔頂以及塔身舉行修繕中。
北塔始建於唐代貞觀元年(627)距今1385年,寺、塔歷經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為閣樓式磚結構,平面八角形,七層,底邊長4.35米,殘高38.6米,樓閣式。塔身每層南、北面辟券門或假券門,真假逐層上下相間。塔壁作仿木結構,以磚砌出角柱、闌額、菱角牙子。層間迭澀出檐,第一至三層檐下隱作斗拱。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弦板腔
塔頂殘毀。現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寧寺並建萬壽宮碑》1通。碑文楷書,由謝天爵撰文,傅應旗書丹。碑文紀錄清梵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敕賜改額為保寧寺及募資補修大雄寶殿和創修萬壽宮等事宜。
一九八四年四月,興平市人民政府開放清梵寺作為釋教流動場所。北塔被確立為第二批省重點文物珍愛單元。師惟靈說,這些年北塔一直未有維修,破損嚴重。在寺院灶房,其房頂被落下的塔磚砸了好幾個洞。有關部門現正擬約請專業手藝職員對北塔舉行實地丈量,接納一定的應急平安珍愛措施,以更好地珍愛釋教文化遺產。
據清梵寺住持釋惟靈先容,清梵寺始建於東漢時期,系釋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道場。原寺規模遠大,香火盛極一時,解放初,清梵寺內修建基本保持完好,整個寺院佔地五畝。后因歷史緣故原由,寺院被佔用,原來規模雄偉的清梵寺現僅存一座北塔屹立於此。
清梵寺現所在地僅為原寺塔院一角。多年來,唐代北塔不停遭受自然損壞的威脅,因年久失修經常掉落磚塊。現在,北塔邊緣磚頭破損,加上鴿子、燕子等在上安居,對北塔造成了較大損壞。塔基有多處開裂,天天都有石子和小磚頭從塔上掉落。也曾有磚頭落下砸傷過信徒。
你可能也喜歡: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徐州喪葬習俗,你知若干?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流行於漢中的民俗文化——鑼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