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漢中的民俗文化——鑼鼓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確立的時間不算久遠,但若是算起我們的歷史朝代文化來那可是源源不停的,許多的精神財富到現在都還保留下來,戲劇也是其中的一部門。本期興平文化帶你去領會一下弦板腔。
弦板腔是盛行於陝西關中乾縣、禮泉、永壽、興平、武功、咸陽、戶縣、周至一帶的漢族地方劇種。據《乾縣縣誌》紀錄:“該劇種起源於宋代,由民間撒播的‘隔簾說書’生長而來”,是在西路皮影戲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弦板腔的主要樂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獃獃”,分蚱板、二板兩種),加上唱腔,故稱“弦板腔”。其唱腔既豁達悲壯,高昂激揚,又委婉細膩,柔和清亮,能夠显示種種人物的差異性格和情緒,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式的觀眾特色和民歌韻味。
西路皮影弦板腔(東路是阿宮腔)曾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那時走紅關中的就有“致和”、“楊五”、“換印子”、“天訓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掛牛四小我私人,繩子四條椽四跟”是那時的演進排場。
西漢道教聖地,陝西黃山宮
牛車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撐在車廂周圍,朝觀眾的一面掛上亮子(帳幕),亮子後面掛一盞亮燈,隨着樂聲響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根據劇情舞着手中皮影,後面三人奏樂唱詞,戲就開演了。
新中國確立后,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漸生長成為優異的地方劇種。在黨和政府的嚮導下,1954年7月,組織舊藝人建起了“燈塔劇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劇社”,有演職職員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劇團向乾縣調撥青年演員20餘名,演員陣容大為改觀,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更名“乾縣人民劇團”。
1959年乾縣、禮泉、永壽三縣合併,又改為“乾縣第二劇團”。在劇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樂、場景各方面舉行了改造,所排《紫金簪》、《九連珠》、《十二未亡人征西》等劇目走紅關中,享譽陝甘,加入陝西省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頗得各界讚譽,並更名“乾縣弦板腔劇團”。
乾縣弦板腔劇團的劇目創作功效頗豐,在省、地富有聲望的優異編劇丁明、張漢等先後改編和創作了《武則天》、《白馬血盟》、《借驢》等古代劇和現代劇。發展起了李育亭等弦板腔獨佔的音樂設計人才,在名導演惠濟民、郭景民等熱情種植下,湧現出劉智民、楊巧言、丁碧霞、徐俊鋒、車秀花、王碧雲等優異演員。
你可能也喜歡:
四川文假名人,古代四川名人有哪些?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別具特色的音樂舞蹈,韓城行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