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傳統的祈福流動:佛山行通濟

潮汕拜老爺,潮汕地區的祭祀活動

  在佛山文化中,有這樣一個祈福流動——行通濟。就是在廣東一帶,元宵節時代舉行嬉戲祈福流動。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自早晨到夜幕都市舉風車,搖風鈴,提生菜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這樣祈求平安和幸福。在歷史紀錄中,行通濟為正月十六,厥後被城府改為正月十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佛山行通濟吧!

都會文化

  行是粵語走的意思,通濟指的是通濟橋。

  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周圍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河現在沒了,橋還在,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裏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停,好不熱鬧。

遍地美食,成都有名的小吃街

  從明末清初最先,每逢正月十五,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市扶老帶幼,自早晨到夜幕,舉着風車、搖着風鈴、提着生菜陣容赫赫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遂利。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着行通濟的習慣。而且還撒播着“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蔽翳”是粵語方言,意指憂悶、衰氣。)行通濟每年的正月十五,佛山人都有一個習慣習慣“行通濟”。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國后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穩固,人們每年仍不約而同地走過橋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修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據紀錄,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最先是木石參半的拱橋,建成時,取名為“通濟橋”。由於橋的位置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當朝的戶部尚書李侍問回到佛山時,提議募捐修橋。在建橋時,他徵求了鄉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鄉父老的意見,用木石參半的方式,這樣既能使橋結構雄偉堅硬,又不至於壅閉下游的流水,利及眾人。

  “行通濟,無蔽翳”這種說法在何時盛行?《行通濟》一書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興旺,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攜子帶女,手舉紙制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蔽翳”是指憂悶、衰氣的意思。“蔽翳”是廣州方言,亦作“屓”。其意為氣悶之外,另有陰晦困壓的意思。

你可能也喜歡:
滄州八極拳,你見識過嗎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你知道,滄州特產有哪些嗎

南京的小吃街,你知道在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