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蓮花落盛於什麼朝代,蓮花落的歷史

太原晉祠三絕是什麼,指哪三個?

  蓮花在歷史上是一種高尚的花,更是有着“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妙品質。蓮花落在歷史上是戲曲中的一種傳統曲藝,更是在北京等地異常盛行。本期太原文化一起領會一下蓮花落盛於什麼朝代。

蓮花落

  新干“蓮花落”從清末最先廣為撒播,泛起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生長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

  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室、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瞽者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挂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泛起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

  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新干“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委婉、流通,善於敘事,宜於抒情。

晉祠三絕之難老泉的民間傳說:柳氏坐瓮,飲馬抽鞭

  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稀奇受到寬大群眾的喜歡。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開國后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演出形式: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演出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着板眼節奏舉行演出。以是,俗稱此為“七件子”。

  至於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來合轍入韻。演出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最先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頗合當地人的口胃。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未亡人上新墳》和《伉儷格水》等等。

  時下的蓮花落,不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生長到弦樂器和襲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有三弦、揚琴、二胡、木魚等。昔時的蓮花落極不注重演出,僅是邊說邊唱。這是因其早年為街道演出的形式所決議。自從解放搬上舞台後,已經注重於身段和動作的演出,與昔日不能同日而語。

你可能也喜歡:
什麼是玄門,玄門文化的基本意義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久負盛名的廈門四大修建氣概

太原寶貴的遺產之一——晉祠文化